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白话译文

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对此我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词句注释

  1. 前楹:厅前的柱子。
  2. 眄 (miǎn):斜视。

作品赏析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道家和佛家,都将人生看作是一场梦,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唯有育化万物又为万物归宿的“道”及普渡众生的“佛法”,才是真实的,永恒的。故李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要在醉中来忘却这如梦的人生。诗人通过醉酒表达了对丑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在醉意朦胧中,以新的眼光发现新的天地,充分享受人生乐趣。当诗人从醉梦中一觉醒来的时候,觉得烦嚣的尘世已变得分外安宁:“觉来眄庭前,一鸟化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庭前花丛中,有一只小鸟在鸣叫,原来春天已经到了。原来世界中还有这样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幽美境地。这种幽美之境与其说是大自然的赐与,不如说是诗人心境的表现。他醉前竟百视而不一见,而如今在醉后醒来才突然发现,正是因为李白的心境在沉醉后平静了下来,他才会在安谧宁静的春光里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幽美之境。这种发现,犹如哲学上的顿悟,使人突然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哲理境界,那是超凡脱俗的另一个世界,一切人间的忧虑和烦恼,都不复存在了。在这里宠辱皆忘,只有审美的观照、心灵的宁静。

对于这种醉后悟道境界的突然到来,诗人非常高兴,他感到自己已很久没有这种心境了,因此感慨再三。他很想让这种心境多持续些时候,怕自己过早地酒醒,又回到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来,被种种忧心的事所折磨,因此,他还得再喝上几杯。“对酒还自倾”,直喝到月上中天。他对酒狂歌,逍遥自得,久久地陶醉在无忧无虑的世界里。

这首诗深受陶渊明《饮酒》诗的影响,是“拟陶之作”,但又保持着李白自己的风格,写得“流丽酣畅”,不像陶渊明那样沉静、淡泊,只在沉醉的时刻,有些陶渊明的影子,等他一旦完全醒来,就又回复到豪放旷达的李白了。

创作背景

李白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由于他嫉恶如仇,性情孤傲,不肯与李林甫、高力士等同流合污,很快受到排斥打击。他感到官场的黑暗污浊,内心感到十分苦闷,常常以酒浇愁,这首诗就是他醉歌中的一首。

此诗前人或认为是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居东鲁时的作品,或认为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年—741年)间李白居安陆时所作。

名家点评

  • 杨齐贤、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杨齐贤云:太白此诗,拟陶之作也。
  • 高棅《唐诗品汇》:刘云:流丽酣畅,欲胜渊明者,以其尤易也。诗皆如此,何以沉著为哉?范椁云:诸五言皆有晋宋间风,而此更超然。
  • 李东阳《麓堂诗话》:太白天才绝出,真所谓“秋水出芙蓉,天然去离饰”。今所传石刻“处世若大梦”一诗,序称“大醉中作,贺生为我读之。”此等诗皆信手纵笔而就,他可知已。
  •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处世若梦,劳生无益,悟此理者谁耶?太白厌世而逃于酒,终日酣饮自适,可谓达生矣。
  • 徐增《而庵说唐诗》:此诗极摹陶靖节,陶却自然。李一味摆脱,笔有逸气,往往见才,是不及陶处。
  •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吴昌祺曰:有感时之思,而不觉自得于酒;有高歌之兴,而不觉遽忘其情:此意正佳。
  •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纯乎天趣,勿但以语妙赏之。
  •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一鸟花间鸣”,幽极。妙在不判山“幽”字,始觉后人拙露。严沧浪曰:甚适,甚达,似陶,却不得言学陶。

猜你喜欢

同学一首别子固

宋代 •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宋代 •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代 •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念奴娇·鸟儿问答

近现代 •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赠日本僧智藏

唐代 • 刘禹锡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李白
简介描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