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我兄的诗酒文章堪继陶渊明君,初试锋芒治理中都天下闻名。
我与你在东楼喜奉兄弟连枝之会,又即将在南陌凄清作别如落叶分飞。
城角渌水明澈照映着秋日,海上青山浩淼隔断了暮云。
我愿不辞一醉,与你共同留住今夜的月光。只痛惜明朝雁行中断,我将要离群孤飞了。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中都李县令兄弟般的诗酒欢会及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诗人面对东楼宴会,即景抒情,把离愁别绪写得感人至深。
首联应酬寒暄,歌颂了中都李县令诗、酒如陶渊明,闻名天下。颔联扣题,为全诗纲领,写与友人相聚万分欣喜,却又要分别,表达了表示难舍难分的心情。颈联言东楼宴饮从昼至暮,将别情寓于写景之中,含蓄蕴藉。中间两联扬抑互见,正反相衬,点染离情,深化别绪。“东楼喜奉”“城隅渌水”两个出句说的是良机幸逢,景鲜物明,为之正面扬;但是“落叶分”“隔暮云”两个对句却极写满地落叶、暮云遮山的景象,为之反面抑。喜中有哀,乐极生悲,情景比照,愁在其中。尾联言高会入夜不散,其所以如此眷恋不舍,正为“连枝”之爱,异于寻常。诗人以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把离情别绪推向高潮,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的章法可谓高明。
这首诗虽属七律,但三四句平仄不谐,两次失粘。诗人生在近体诗格律已经形成的盛唐,写律诗而不很注意格律,或许是因为他才气、情意横溢,拿起笔就缚不住了。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这年秋天,李白将要离鲁南游,临行前与中都县令相别而作此诗。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㠯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