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十一年前我是南渡灞水之客,如今则是四千里外北归之人。
诏书赶在春暖天气之时送到,归路上花开处处而万象更新。
此诗是一首抒发回京喜悦之情的诗。前二句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叙写“十一年前”遭贬和如今“四千里外”被召回来的情景,巧用数字,形成对偶,不仅结构紧凑,一气流转,诗韵谐美,且极富深意。看似是对事实的描述,实则精炼地概括了诗人复杂和激动的情感,包含着诗人对当年遭受贬斥的愤懑,对长期放逐生活的回忆,以及重回长安时的激动心情,交集的百感凝聚在诗句的朴素描绘之中,增强了抒情力量。后二句写朝廷在阳春季节诏诗人返回京城,回京的驿路上花开簇簇,既清新又温暖,面对此景,再有一步就可迈入长安东城门的诗人深感激动、喜悦而不明说,仅用“处处新”三字来见意,既是写花,更是写人,将人的情意寄托于花,又由花来表人之情意,含蓄蕴藉而不失自然流转,胜过万语千言。
永贞元年(805年),诗人被贬出京。元和十年(815年)二月,诗人奉诏返京,至灞亭时喜而成咏,创作此诗。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