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十一年前我是南渡灞水之客,如今则是四千里外北归之人。
诏书赶在春暖天气之时送到,归路上花开处处而万象更新。
此诗是一首抒发回京喜悦之情的诗。前二句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叙写“十一年前”遭贬和如今“四千里外”被召回来的情景,巧用数字,形成对偶,不仅结构紧凑,一气流转,诗韵谐美,且极富深意。看似是对事实的描述,实则精炼地概括了诗人复杂和激动的情感,包含着诗人对当年遭受贬斥的愤懑,对长期放逐生活的回忆,以及重回长安时的激动心情,交集的百感凝聚在诗句的朴素描绘之中,增强了抒情力量。后二句写朝廷在阳春季节诏诗人返回京城,回京的驿路上花开簇簇,既清新又温暖,面对此景,再有一步就可迈入长安东城门的诗人深感激动、喜悦而不明说,仅用“处处新”三字来见意,既是写花,更是写人,将人的情意寄托于花,又由花来表人之情意,含蓄蕴藉而不失自然流转,胜过万语千言。
永贞元年(805年),诗人被贬出京。元和十年(815年)二月,诗人奉诏返京,至灞亭时喜而成咏,创作此诗。

序曰:登高能赋,谓感物造端者也。夫情以物感,而心由目畅,非历览我以寄杼轴之怀,非高远无以开沈郁之绪。是以骚人发兴於临水,柱史诠妙於登台,不其然欤?盖人禀性情,是生哀乐,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千里开年,且悲春目;一叶早落,足动秋襟。坦荡忘情,临大川而永息;忧喜在色,陟崇冈以累叹。故惜逝ê时,思深之怨也;摇情荡虑,望远之伤也:伤则感遥而悼近,怨则恋始而悲终。达节宏人,且犹轸念;苦心志士,其能遣怀?是知青山之上,每多惆怅之客;白?之野,斯见不平之人:良有以也。余少历艰虞,晚就推择,扬子《甘泉》之岁,潘生《秋兴》之年,曾无侍从之荣,顾有池笼之叹。而行藏莫寄,心迹?并,岁月推迁,志事辽落,栖遑卑辱之地,窘束文墨之间:以此为心,心可知矣。县北有山者,即禹贡所谓岐东之荆也。高敞,可以远望,余薄领之暇,盖尝游斯。俯镜八川,周睇万里,悠悠失乡县,处处尽云烟,不知悲之所集也。岁聿云暮,游子多怀,援笔慨然,遂为赋云尔。
眇乎忽然,高山之颠,露团团而湿草,风烈烈而鸣泉。对苍茫之寒日,听萧瑟之悲蝉,廓独处而无晤,吾凝睇乎八埏。於是繁怀载纡,积虑未豁,生远情於地表,起遥恨於天末。霜尽川长,云平野阔,恨游襟之浩荡,愤羁怨之忉怛。寂焉长想,倏若有亡,固将言而已叹,信无哀而自伤。抚余情之增轸,悼人事之多戚;曾浮促之几何?而思绪之缠邈。思何忧而不入?心何虑而不攒?虽感目之一致,终寄怀而百端。若?平原杳兮千里春,晴山沓兮万里新,迷故乡之处所,灭爱旧之声尘。愿寄言而靡托,思假翼而无因,徒极睇而尽思,终夭性而伤神。或复天高朔漠,气冷河关,汉塞鸿度,吴宫燕还,对落叶之驱寿,怨浮?之惨颜。尔?永眺无见,端居不聊(音留),怆归轩之寂寂,伤远客之悠悠。月临城晓,风送边秋,唳鹤闻兮炯不寐,凝笳动兮此夜愁。及夫寒野萧条,空山寂寥,目鄢郢而途眇,指邯郸而路遥。伤永离兮浦曲,决远送兮河桥,眺平芜之漫漫,瞻远树之迢迢。仡然直视,嗌兮魂销,形将槁木同植,心与飞蓬共飘。至如陇上从军,汉(疑)阳谪戍,插羽朝急,要鞭夜赴。黯黯塞云,苍苍关树,甘埋影於异域,暂回首於归路。魂逝兮邑里,目断兮烟雾,步将前而复留,望欲罢而还顾。睹惊尘之炊起,见征羽之将度,泉石怆而增咽,行旅悲而失措。亦有扌寿衣思妇,织锦佳人,看粉黛兮无色,视桃李兮非春。君去兮还无期,妾心兮私自悲高台四望杳无极,天涯一去何尽时?天涯兮绵绵,问道路兮将几千?朝朝暮暮绮总前,长怀此恨终永年。若夫羁旅失职之人,放逐流离之客,羌抱恨而谁诉?块缄愁而不释。於是穷泽际天,沧流拂汉,属荣悴兮时改,遇炎凉兮节换:莫不瞻草木而孤绝,向风烟而永叹。
故夫望之为体也,数纤惨凄伊郁,惆怅不平,兴发思虑,震荡心灵。其始也,罔兮若有求而不致也,怅乎若有待而不至也。悠悠扬扬,似出天壤而步云庄;逡逡巡巡,若失其守而忘其真,群感方兴,众念始并,既情招而思引,亦目受而心倾。浩兮漫兮,终逾远兮;肆兮流兮,宕不返兮。然後精回魄乱,神ぃ恭志否,忧愤总集,莫能自止。虽刚悍武力之夫,法度礼容之士,孰不解威失毅,废纲遗纪?借使据河负海。牛山之美可游;左江右湖,京台之乐难忘。(阙)邈千秋,金石悲兮绮罗伤,顾山川以永慨,邀山月而讵央??若羊公怆恻於岘山,孔宣悯然於曲阜,王生临远而沮气,颜子登高而白首:惟夫作圣明哲,宽和敦厚,亦复怛色愀容,丧精亏寿。故望之感人深矣,而人之激情至矣,必也念终怀始,感往悲来,沿未形而至造,思系无而生哀:此欢娱者所以易情而慨慷,达识者所以凝虑而徘徊者也。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