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医者索酬劳

宋代辛弃疾

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物。只有一个整整,也盒盘盛得。

下官歌舞转凄惶,剩得几枝笛。觑着这般火色,告妈妈将息。

白话译文

大夫向我索取诊费,我哪里有那么多钱财给他?家里只有一个叫“整整”的歌女,也还算能做一些端盘端碗的家务活。

我如今境况潦倒,家中歌舞寥落,只剩下吹笛子的几个人了。整整看到这般情势,向家中主母珍重道别。

词句注释

  1. 下官: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古人多自称下官,见于传记不一。盖汉晋诸侯之国,并于其主称臣,宋孝武孝建中始有制,不得称臣止,宜云下官。……今人犹有言者。”
  2. 火色:颜面潮红之色。《逸周书·太子晋》:“师旷对曰:‘汝声清污,汝色赤白,火色不寿。’”
  3. 告妈妈句:“告”为请求意。“将息”为“调养”、“休息”意。

作品赏析

词的上片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医者索要的报酬之多,通过医者索酬的场景,巧妙地引出下文,为下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下片从对医者索酬的讽刺转向了自己的窘困现状和凄惶心境。全词情感低沉,写出词人潦倒窘困的生活状况,是对世人贪心不足的指斥。

猜你喜欢

念奴娇·闹红一舸

宋代 •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次韵梨花

宋代 •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众人

宋代 • 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宋代 •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满江红·忧喜相寻

宋代 • 苏轼

董毅夫名钺,自梓漕得罪,罢官东川,归鄱阳,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自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优柳氏不能忘怀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共若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命其侍儿歌其所作《满江红》。嗟叹之不足,乃次其韵。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辛弃疾
简介描述: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弃疾推辞。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