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代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白话译文

迎风笑问:百花群芳当中谁最纯香洁白?是无与伦比的、深处与尘世隔绝的姑射山上的仙客,那就是独立无朋的梅花,在寒风冷露、冰天雪地的严酷环境中,傲然怒放,真心自保,以令人怜爱的绝艳美丽身姿展示出天然殊胜的景观。

“俗李粗桃”没有别的本事,只会招引“狂蜂轻蝶”,卖弄风情。桃李怎能比得上黄昏时梅花如霜月溪水一般高洁澄澈呢? 画角声残,瑶台梦已断,梅花也有零落的时候,但愿它青青的果子好好生长,不要夭折。

词句注释

  1. 群芳:各种艳丽、芳香的花草。
  2. 姑射山头仙客:指神仙,用以喻梅花,言其清高绝世。
  3. 殊胜:指特别的胜境。

作品赏析

梅花最根本的特点是生命力极旺盛,适应性很强,耐寒抗冷,傲雪争春,先于百花而开,古人曾有“十月先开岭上梅”之句。梅花的这种个性,象征着我们民族坚毅刚强的民族精神,因此它在群芳谱中被推为第一,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朱熹的这首《念奴娇》词,正是赞颂梅花的。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词一起首就化用“一笑千金”或“千金买笑”的典故,写出梅花临风怒放好象是美女巧笑一样妩媚动人,同时也点出群芳不具而梅花独有的特殊风韵——“真香纯白”,表明它抱负高远,纯正洁白、香而不腻、朴实无华的个性。“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两句,写出梅花虽然率先开放,孤芳自赏,却不免孤单,没有朋侣,只有仙客与它为伴。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咏物词须时时提调,觉不分晓,须用一两件事印证方可。”前句词提到梅花“真香纯白”的特性,接着又指出它“独立无朋”的处境,词人为避免词意失之于空,便紧接着举出“仙客”的典故来加以印证。据《庄子·消遥游》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姑射山,指传说中的仙山。仙客,指居住在姑射仙山上的美丽神女。此句以美女衬托梅花,回应开头“临风一笑”句。接下来“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几句,继续赞颂梅花清高绝俗,岁寒独秀的品格。真心,指纯正自然的本性。《庄子·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这几句词是说,尽管梅花孤单无朋,但它依然真心精诚,矢志不变,不随流俗,保持着自己的天然本性。对于梅花这种抗寒清绝之趣,古代诗人多有歌颂。南朝陈谢燮《早梅》诗说:“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南朝梁何逊《咏早梅》诗说:“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明代王冕曾自号梅花屋主,最善画梅花,并有《咏梅》诗说:“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语道出梅花天然殊胜、独标高格的清正品德。在古代数如牛毛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两句,构思新巧别致,堪称咏梅诗第一。前句首先把梅暂时比喻为雪,道出了梅花颜色洁白和不畏严寒的特点,继而又否定了自己的比喻,这是因为有香气传来的缘故,从而又点出了梅花气味芳香的特点。短短十个字,交待了梅花的三大特点,写来绕有兴味,笔调含蓄曲折。

下片换头“应笑俗李粗桃,无端翻引得,狂蜂轻蝶”几句,以桃李之花被轻狂蜂蝶所追逐的庸俗可笑,反衬出梅花洁身自爱的高雅风度。“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两句,是说桃李哪能比得上梅花如霜月溪水一般洁白清澈呢? 争似,怎能比得上。黄昏闲弄影,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即指梅花。接下来“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几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美好祝愿。画角,古管乐器,军中多用,常于城楼高处吹奏,以司昏晓。瑶台,指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华丽楼台,此乃回应上片“姑射山头仙客”句。直下,直到。绿阴青子,指梅花落后树上所结的青绿色果子。这几句是说,天将晓,梦已断,梅花也有零落的时候,但愿它的果子好好生长,不要夭折。词人爱梅之心,于此可见一斑。朱熹曾有《探梅得句》诗:“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独晚开?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着诗催。”只因梅花晚开几日,诗人竟急不可耐了,并以诗相催。在此词中当梅花“直下成休歇”的时候,词人的无限惋惜。无限留恋之情,也就不难想见了。

猜你喜欢

登鹳雀楼

唐代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赋得桃李无言

唐代 • 李商隐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

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

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在北题壁

宋代 • 赵佶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朱熹
简介描述: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幼年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依父友刘子羽生活,受业于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绍兴十八年(1148年),赐同进士出身,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后因忧虑外戚专权之事重演,便利用讲学之便多次攻击身为外戚的韩侂胄。但韩侂胄被宁宗拥立,便将朱熹褫职出朝。庆元二年(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以伪学欺人,攻讦其为“伪学魁首”,列有六大罪。朱熹以伪学罪被落职罢祠,归建阳讲学著述。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逝于家中,谥号为文。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是“二程”三传弟子李侗学生。朱熹的哲学体系以“二程”的理本论为基础,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及佛、道教思想而形成。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其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其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还著有一千二百五十多首诗作,有着不容忽视的造诣和成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