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清代毕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白话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词句注释

  1. 事:侍奉。
  2. 交欢:结交而取得对方欢乐
  3. 姝:这里指美女。
  4. 遗:赠送。
  5. 宁……乎:难道……吗?
  6. 却:推脱,推却。
  7. 课:督促。
  8. 徇:示众。
  9. 疾:生病,小病。
  10. 舍:停留、休息。
  11. 掳:抢取。
  12. 颁:颁发。
  13. 犒:犒劳,犒赏。
  14. 众:多。
  15. 尽:都,全。
  16. 召:召集。
  17. 所向:达到的地方。
  18. 克捷:获胜。
  19. 猝:突然。
  20. 不动:不惊慌。
  21. 憾:摇动。
  22. 阙:通缺,缺少。
  23. 蹙额:皱眉的样子。
  24. 竭:尽。
  25. 礼士:尊敬读书人。
  26. 恂恂:谦和的样子。
  27. 辞官:辞谢升官。
  28. 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

作品赏析

此文可分为三个层次,从“飞事亲至孝”至“天下太平矣”:写岳飞至孝至忠。略写孝,详写至忠;从“师每休舍”至“阙一不可”: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 ;从“每调军食”至“何功之有”:写岳飞关心百姓疾苦和人格的高尚。先写爱其民,后写其谦逊。全文正面与侧面描写相呼应,富于变化,非常典型地反映出岳飞的高尚情操。

猜你喜欢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夜坐二首

清代 • 龚自珍

其一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其二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酒泉子·买得杏花

唐代 • 司空图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醉中天·咏大蝴蝶

元代 • 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隤云暧前驱,连鼓讧后殿。

骎骎失高丘,扰扰暗古县。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帆重腹逾饱,橹润鸣更健。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伶俜愁孤鸳,飐闪乱饥燕。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牛蹊岌城沉,蚁隧汹瓴建。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咿哑啸簧鸣,轣辘连锁转。

骈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东枯骇西溃,寸涸惊尺淀。

嗟余岂能贤,与彼亦何辨?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毕沅
简介描述: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字湘蘅,一字秋帆,小字潮生,自号灵岩山人,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中国清朝乾嘉时期官员、学者。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状元及第,被授为翰林院修撰。乾隆六十年(1795年),复授湖广总督,兼署巡抚。嘉庆二年(1797年),毕沅因积劳成疾,在湖南辰州军营逝世。获赠太子太保。不久后受和珅案牵连,被坐罪抄家,革除世职。毕沅于经史、小学、地理无不通晓,著有《传经表》《说文解字旧音》《音同义异辨》《续资治通鉴》等。他又善为诗,有《灵岩山人诗集》传世。

毕沅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