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将鲜鱼卖了二百文钱,买了米粮,停好了船,准备开始做饭。
可是拔来的芦苇却是湿的,难以点着,只能先暂且晒在种有垂杨的古岸边。
《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是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渔民售鱼购粮、晒苇备炊的生活场景描写,生动展现了清代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诗中“卖得鲜鱼二百钱”“晒在垂杨古岸边”等细节刻画渔家日常,体现郑燮关注民生疾苦的创作特点。
郑燮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诗书画世称“三绝”。该诗收录于其作品集《板桥全集》,创作背景与其辞官归隐后深入观察民间生活有关,流露出对劳动者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