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打空城寂寞回,百年多病独登台。
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
潮水拍打着空荡的城池,又带着寂寞退了回去。年纪大了还总生病,只能独自登上高台。
谁能比得上张先生你呢?到底是有多忙,连过来都不肯呀。
《赠张轩民赞善》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于北宋时期的七言绝句,后收入《王临川集》。
此诗先借潮水拍空城又寂寞退去、老病中独自登台的景象,勾勒出苍凉孤寂的氛围,藏着身世落寞与时光沉重感。后两句“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通过设问语气,既赞誉张轩民超脱政务的洒脱,又暗含对其未赴约的诘问 。该诗后两句被宋人视作集句体典范,洪刍《戏用“荆公体”》曾直接引用原句,印证其在集句体发展中的文本价值。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锺。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釭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