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盆梅

宋代朱晞颜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白话译文

华美的厅堂深幽寂静。正是重重帘幕遮挡着黄昏,窗上已透出雨后初晴的微光。苔藓受暖,像鳞片般蔓延生长,泥土融化,地脉渐渐苏醒,春天的气息刚催开洁白的花朵。夜深之后,寒气消褪,红烛燃尽,月光仿佛被打碎,伴着露水洒落在空寂的庭院。暖风送来调和的香气,清冷的花香渗入梦境,一时间凝神伫立,怅然失神。

常常遗憾年华渐渐老去,被几曲柔情的曲调,极力牵绕着心绪。为何春神,懂得把美好的情思,巧妙地凝结成一斛似春冰般洁白的花枝?哪能比得上在空寂的山野、宁静的夜晚,依傍着稀疏的篱笆,眼前横着清澈浅缓的小溪。不必问那些关于辅佐朝政、施展抱负的心怀了,姑且来聊聊笛声里藏着的一生经历吧。

词句注释

  1. 暝:黄昏。
  2. 苔暖鳞生:是说梅枝向阳有苔痕如鱼鳞。
  3. 泥融脉起:是说盆内新泥融化涌起脉纹。
  4. 琼英:琼:一种美玉。英:花。这里指梅花。
  5. 寒消绛蜡:红色的蜡烛燃起时,驱走了寒意。绛:深红色。
  6. 暖吹:暖风。
  7. 晚:暮晚。
  8. 芳思:赏花的意绪。
  9. 一斛春冰:形容盆梅洁白如冰。
  10. 调羹:古时以梅子作为烹饪的调料。

作品赏析

《一萼红·盆梅》是宋末元初词人朱晞颜创作的咏物词。该词作于其仕宦生涯期间,借物抒怀,通过盆梅的生长环境与自然野梅的对比,暗喻个人仕途处境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以“玉堂深”起笔,描绘盆梅在室内被精心养护却囿于雕栏玉砌的境况,苔痕鳞生、春泥融脉等意象暗写梅枝受人为束缚。下片由梅及人,“长恨年华婉晚”直抒胸臆,以“空山静夜”“清浅小溪”勾勒出野生梅树自在生长的理想图景,反衬对宦途的倦怠与归隐渴望。化用林逋咏梅典故,结句“莫问调羹心事”呼应《尚书》盐梅调羹之典,直言无意仕进的心志。词作托物言志手法明显,然结尾略显直露,削弱了含蓄余韵。

猜你喜欢

赠黎安二生序

宋代 • 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冉溪

唐代 • 柳宗元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宴秦孝王于并州作诗

隋代 • 杨坚

红颜讵几,玉貌须臾。

一朝花落,白发难除。

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金朝 • 元好问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清白堂记

宋代 • 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朱晞颜
简介描述:

暂无简介

朱晞颜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