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在凄寒的烟雨中停泊太湖边,洞庭山中有微霜降落。
明月当空时我乘舟离开,夜深人静时我魂梦归来。
暗暗察觉海风吹度,只听到鸿雁飞去的萧萧声。
《太湖秋夕》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该诗创作于诗人游览太湖期间,描绘深秋夜宿湖船时的所见所感,为吟咏苏州的唐代诗作。
全诗以水宿、烟雨、霜月、雁飞等意象勾勒太湖秋夜图景,通过“月明移舟”“夜静魂梦”等场景展现旅途漂泊之感。诗中“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借风声雁鸣衬托秋夜寂寥,动态的舟行描写与静态的霜月景物交织,形成空灵意境。作品采用白描手法,30字凝练含蓄,既呈现太湖洞庭山的自然气韵,又暗含贬谪愁绪与故土眷恋的复杂心境。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数声蜀魄入帘栊。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阑里花春,云边月新。耀粲织女之束足,燕婉嫦娥之结璘。碧𫄷缃钩,尾凤头。鞻称雅舞,履号远游。若乃金莲东昏之潘妃,宝屟经临川之江姬。匍匐非寿陵之步,妖蛊实苎萝之施。罗袜红蕖之艳,丰跗皓锦之奇。凌波微步瞥陈王,既蹀躞而容与;花尘香迹逢石氏,倏窈窕而呈姿。擎箱回津,惊萧郎之始见;李文明练,恨汉后之未持。重为系曰:瑶池仙子董双成,夜明帘额悬曲琼。将上云而垂手,顾转盼而遗情。愿绸缪于芳趾,附周旋于绮楹。莫悲更衣床前弃,侧听东晞佩玉声。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