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宋代姜夔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白话译文

庆元二年的冬天,我留在无锡,将往合肥而不能实现,依照梦中所思以记述自己的感情。

人世间的离别容易看重时节,见梅枝,相思情忽地涌上心头。几回小窗内幽深的梦里,花间漫步手牵手。今夜梦中找不到你,我徒自徘徊独游。梦中我还未感觉,寒气已将衾被浸透。

眼泪沾湿了红笺,怨恨饱和着墨迹。淡淡地封了信函,题了信头。宝筝空放久不弹,没有飞雁把书投。风流地游荡在大街小巷,想来只有古树斜阳空自留。旧目小舟共载的盟约,美好的心愿已付之东流。唱罢淮南小山“王孙不归”的诗句,恰好又是春草萋萋的时候。四处漂泊的游子,思念往事,泪满衣袖。

词句注释

  1. 江梅引:词牌名,全名《江城梅花引》,又名《摊破江城子》。双调八十七字,有平、卜、去声叶韵与伞押平韵两体。
  2. 丙辰: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
  3. 梁溪:在今无锡市,相传因东汉梁鸿曾居此而得名。
  4. 诣淮:到淮南去。合肥在淮河以南。诣,往。
  5. 幽梦:幽远的梦。
  6. 湿红:一说,红泪。《丽情集》载蜀妓灼灼以软绡聚红泪寄裴质。一说,泪水湿透红笺。
  7. 恨墨:表达运筹别恨的书信。
  8. 封题:封缄书信。
  9. 宝筝:筝的美称。
  10. 无雁飞:即无人弹奏,雁柱不动。
  11. 俊游:胜游,亦指良伴。
  12. 算空有:意为算来空有……借指回忆过去。
  13. 旧约:往日之约。
  14. 淮南:指隐士淮南小山刘安。
  15. 萋萋: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作品赏析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词的上片开篇即点出主题,“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至“尚未知”几句,“几度”写情人入梦的频率之繁,词人曾经多次在梦中和情人相会于窗前;然而,“今夜梦中无觅处”,昔日梦境的美好和今日梦境的凄凉,两相对比,更是让他情难以堪,所以“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词人从这凄冷的梦中醒来,想到曾经的情人如今再不得见,不觉悲从中来。黯然销魂之际,就连寒气侵入了衾被都没有丝毫的感觉。以上作者通过两种梦境的对比,美好与伤感,安慰与心伤,鸣内心难以言状的哀愁。原本虚无的梦境,也被他借来诉述对情人铭心刻骨的思念。词人正是借此进一步诉述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词人写梦,多用提空描写,即不拘泥于对梦境本身的细腻描写,而是化实为虚跳出梦境,重在叙写对梦境的难以言传的独特感受。

下片,词人进一步抒发对情人的思念。“湿红恨墨浅封题”用的是晏几道的词:“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宝筝空,无雁飞”,曾经情人素手弹奏宝筝,今日再也无法听见筝律;而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没有殷勤的鸿雁为他传书。词人对情人的思念,只能这样年年岁岁深埋在心里。秦少游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当与此处意境相同。“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几句,用李清照一句词即可解之——“物是人非事事休”。“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写出词人内心的惆怅迷离。结尾总概全篇,直接抒情。

综观全词,词人把对情人的追忆与思念,巧妙地以梦境形式表达出来,先用昔日“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衬托“今夜梦中无觅处”,然后用“湿红’’三句换一角度记梦,写恋人的梦魂虽然未到,但泪湿书信,百无聊赖,情与己同。而旧时巷陌,不见其人,旧约扁舟,付之东流,则又转笔写自己梦中的感叹。“歌罢”以下,写梦醒后的心情。相思之念又揉进自己身世的飘零之感,用一“泪"字,将作者的凄怆情怀,尽融其中。词的上下片一气贯注,重点记述梦境。开端直吐胸忆,写见花忆人,然后由往日的梦中相会过渡到当前的梦中难觅。下片紧承上片,写旧时巷陌,不见其人,前约落空。末尾以梦后的心情作结。全篇写得一往情深,凄惋动人。

创作背景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丙辰之冬,姜夔住在无锡梁溪张鉴的庄园里,正值园中腊梅竞放,于是见梅而怀念远在安徽合肥的恋人,因作此词。小序指出:“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说明这是藉记梦而抒怀之作。

名家点评

  • 当代词人沈祖棻《宋词赏析》:上片冬留梁溪,下片诣淮不得,因梦述志。“见梅枝”两句,从卢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来。“歌罢”两句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仍是离别之感,绾合起句。离别之难,相思之苦,似应度日如年矣,而言“易多时”,是一拗。既已多时,似不相思矣,而承以“忽相思”,又是一转。相思在“见梅枝”之后,似见花而怀人,然证之“几度”一句,则固未尝一忘也。或谓“几度小窗幽梦”亦可在“见梅枝”之后,然其下紧接“今夜梦中”,作一对比,则此“几度”,固谓“今夜”以前。

猜你喜欢

白洋潮

明代 • 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宋代 • 欧阳修

小院深深门掩亚。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欲近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

傅粉狂游犹未舍。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清代 • 龚自珍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奉试水精环

唐代 • 严维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斲成。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金陵凤凰台置酒

唐代 • 李白

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

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

借问往昔时,凤凰为谁来。

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

明君越羲轩,天老坐三台。

豪士无所用,弹弦醉金罍。

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

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

置酒勿复道,歌钟但相催。

姜夔
简介描述:

姜夔(约1155年—约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杭州西湖,卒葬西马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