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代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白话译文

片片花瓣好似蝴蝶的翅膀一般轻盈,点点花朵小而鲜艳。要说天公不爱惜花儿,那花儿却有千百种姿态,风流灵巧。

早上还看见枝头上花朵繁盛,晚上枝头上就所剩不多了。要说那天公果然爱惜花,风雨将花儿全吹落(枝头)。

词句注释

  1. 卜算子:《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2. 蝶衣轻:花瓣象蝴蝶翅膀那样轻盈。
  3. 猩红:象猩猩血一样鲜红。
  4. 了:尽。

作品赏析

这首小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具有言外之旨。含蓄的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不受重用,屡遭压抑的凄楚情怀。

上片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个小,所以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为下句“百种千般巧”伏笔。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歇拍一韵旨在写花的可爱,可词人偏不直说,而是以揣度的口吻插入一句议论,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这样写,不仅沉着有力,使行文不板;而且,由于引进了“天公”即自然界的主宰“天老爷”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当然包括上文所说的姿致轻盈、体态娇小、色彩鲜艳,但细味“巧”字,又分明包含着花的气韵美和内在美。只有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蕴配合相宜、谐和一致,方可谓之“巧”,谓之美。

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上片极写花的可爱,这是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所以过片一韵便说:“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从中可以看出“爱花成癖”的词人秉烛逐枝察看的忧惧情态,这一韵不似上片起首一韵,似对非对,却极有韵致,一段惜花情思宛然若揭。

最后一韵乃全词的核心所在,但词人也不直说,而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这话也很发人深思,同样具有一种哲理性味道,因为同上片歇拍一韵所说,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上片的“道是”句是扬,这里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天老爷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

这首小词全以寻常语入词,自然有致含蓄深婉。巧妙的语词重复,反词作常规,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刘克庄一生有才情,有志向,有抱负,却屡遭贬官,备受压抑。他早在入仕之初,就因所作《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的诗句,被言官谤讪,遭到免官押归的处罚。由此累废达十年之久。以后在他的仕宦生涯中又屡用屡废,历尽坎坷和挫折,使他那旨在报国的“平戎策,从军什”(《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终于零落为尘。所以,他在自己的词作中不只一次地发出过“年光过尽,功名未立”(《沁园春·梦孚若》)之类的强烈喟叹。这首小词一变他粗犷奔放的词风,以婉约之笔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材的不满。

名家点评

  • 清代刘熙载:刘后村词,旨正而语有致。其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云:“粗识国风关雎乱,羞学流莺百啭,总不涉闺情春怨。”又云:“我有平生离鸾操,颇哀而不愠微而婉。”
  • 清代冯煦: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

猜你喜欢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金朝 •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

金朝 • 元好问

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醉中赋此。玉华诗老,宋洛阳耆英刘几伯寿也。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址在焉。金堂、玉室,嵩山事。石城、琼壁,少室山三十六峰之名也。

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望忧萱草,牛背稳于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

坐苍苔,攲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众星罗列夜明深

唐代 • 寒山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新植海石榴

唐代 • 柳宗元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秋兴赋

魏晋 • 潘岳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辞曰

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惨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感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缔,藉莞蒻,御祫衣。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于华省。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俯首而自省。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仰群隽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

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阙侧足以及泉兮,虽猴猿而不履。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鲦之潎潎。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刘克庄
简介描述: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 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文章家、诗论家。

刘克庄于嘉定二年(1209年)以门荫补将仕郎,调靖安主簿,更名克庄。后历任州府属官、建阳县知县、枢密院编修官等职。至淳祐四年(1244年)起为江东提刑。淳祐六年(1246年),宋理宗因其久有文名,赐刘克庄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十一年(1251年),刘克庄以秘书监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迁起居舍人兼侍讲。后授权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景定三年(1262年),除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景定五年(1264年),除焕章阁学士守之职致仕。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刘克庄授龙图阁学士,次年,以疾卒。

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刘克庄为江湖派重要作家,又是后期辛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其爱国豪情与雄放风格统一,不受格律局限,散文化句式与议论化倾向发展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为大,有4500余首诗传世。著有《戊辰即事》《苦寒行》《九日》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