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旁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
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大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
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
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
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
像使君那样的髙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
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
她自己心中巳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
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这首诗不大好理解,先要做些解释。这首诗不是重复汉朝的故事,而是写当时的事。开头的“美女”,是当时渭桥边的一个采桑女。大官来调戏她,又有“不知谁家子”也来调戏她。她斥责说:“我是秦罗敷那样的女子,太守尚不在我的眼里,你秋胡一类算得什么?不要白费力气吧!”秋胡,也是引用古代秋胡戏妻的故事(出自《西京杂记》)来斥责“不知谁家子”,找他麻烦的并不真是秋胡。这样一解,全诗豁然贯通了。
这首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诗中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这首诗是借古题讽时事,而且写采桑女同时反抗两种人,突出了她的反抗性格。“寒蟹爱碧草,鸣凤栖青梧”,用恰当的比喻写出了采桑女不慕权势、不畏强暴的高尚品格。这样写,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比原作有所创新。
《乐府古题要解》:“《陌上桑》古词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旧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按:“其歌辞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按《乐府诗集》:“张永《元嘉伎录》:‘相和歌有十五曲,其第十五曲曰《陌上桑》。’”李白采用古乐府题写了许多诗,此诗就是其中之一。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浓,芳草歇,柳花狂。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