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崦。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云彩缓缓地飘飞;纤纤的细草碧绿一片,是谁家的房舍在半山崦里若隐若现?水上弥漫寒烟,溪水旁边山路陡峭而且艰险,远处半幅青帘招展,是五里外桃花路边的酒店。
该篇描写括山道中景色。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写远望所见景色, 天上冉冉飞飘的彩云,大地碧绿无垠的草地,半山腰隐约的房舍,江 水、溪路,还有远处的酒店旗幌飞动,寥寥几笔,就绘出了一幅淡雅恬静的江村水墨画,山村美景有如世外桃源,让人陶醉,诗人闲雅自适的情怀得到动人表露。
首句“云冉冉,草纤纤”,点明作者所处的环境。白云朵朵风飘散,绿草茵茵弥漫四野。“纤纤”指草木茂盛的样子。此处用了起兴的手法,两个叠词奠定了活泼清新的主调“谁家隐居山半崦”,作者走到半山腰时发现有户人家,惊喜不已,使寂静幽深的山坳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水烟寒,溪路险”,碧绿的水潭上飘起层层烟雾,空寂的深山中看不清周围的事物,溪水旁边山路陡峭而且艰险难行。“寒”表现了此时的气候还很寒冷,山间的气温也还很低。“险”说明此处环境既秀又险。“半幅青帘”表明作者经过“跋山涉水”的辛苦探寻终于看到了惊喜青帘指酒旗。如唐代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古时的酒店门口都会竖一面旗子,上面书写“酒店”或者酒名等,让客人大老远都能看到。此时作者看到的青帘却只有“半幅”,这是因为作者从远处遥望的缘故,并非已经走到了酒家。隔着烟柳山峦雾霭,远远地望见半面酒旗,这对于一个跋涉劳顿的路人来讲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啊。作者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最为知名的当数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五里桃花店”说明作者终于近处看清了这家酒店。“桃花”也许只是酒店取的名字,也许是这周围有丛丛桃花。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花朵已经凋谢了的时候,山中竟然还有桃花绽放,透露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
这首散曲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表面上是记游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寂寥伤感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作者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张可久曾在浙江为吏多年,到过台州、温州一带,留下《过括苍山》等作品。根据曲意,这首散曲即为作者经过括苍山道中时所作,而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酬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