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送粉卿行

宋代辛弃疾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馀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词句注释

  1. 粉卿:当为稼轩女侍之名。按:稼轩于庆元二年(1196年)前后曾作《水调歌头》一词,词序云:“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此后陆续写有送女侍归去和思念已去女侍的词。此其一。 纯用方言口语,类通俗歌词,然内容仍是文人的别情艳词。上片写别时场景,并想见其不忍离去情状。下片写别后惆怅和思念,燕去楼空,不胜伤怀;人虽白发,犹自多情。
  2. 杜宇:即杜鹃鸟,又名子规、催归。啼声哀切,引人思归。
  3. 睚(yá牙):望。
  4. 空有燕泥香坠:谓燕去楼空,言粉卿之去。燕泥:燕子筑巢之泥。香,言泥中带有残花的香气。隋薛道衡《昔昔盐》诗:“暗牖悬珠网,空梁落燕泥。”
  5. 也须有思量去里:须、去、里,皆方言口语,意即:也自有思量处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文人的别情艳词。上片写别时场景,起头“轿儿排了,担儿装了”,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要出发了。后面“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馀里”,想见其不忍离去情状。下片写别后惆怅和思念,“空有燕泥香坠”,说的就是燕去楼空,不胜伤怀,人虽白发,犹自多情。最末句“也须有思量去里”里面的须、去、里皆方言口语,言也自有思量处哩。这首词纯用方言口语,类通俗歌词,十分富有趣味性。

猜你喜欢

河传·淮岸

宋代 • 柳永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唐代 • 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浣溪沙·似水轻纱不隔香

近现代 • 王国维

似水轻纱不隔香。金波初转小回廊。离离丛菊已深黄。

尽撤华灯招素月,更缘人面发花光。人间何处有严霜。

猩猩好酒

明代 • 刘元卿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辛弃疾
简介描述: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弃疾推辞。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