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骑在马上却还断续着未醒的残梦,不知道朝阳已要升起来。
群山耸立如绿色的屏障横呈,月亮已落下去,只有几点淡淡的孤灯还亮着。
看到每日疲于奔命的邮差和小吏,悠闲自在的老山僧应感到愧疚。
他日再故地重游我应恋恋不舍,记得自己也是来过这里畅游一番的。
首联作者用“续残梦”“不知”写自己的昏昏沉沉,浑然不觉朝阳升起的情态,侧面写出了作者出行时间早。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所见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的清幽之景。
颈联“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将邮吏整日劳碌与老僧生活安静清闲两种生存状态进行对比,这是运用对比手法说自己整日劳碌,对“案牍劳形”的仕途生活感到厌烦,面对生活安静清闲老僧的感到愧疚,其实是诗人在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奔波中烦恼和劳累的厌倦,对老僧安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尾联巧用“眷眷”一叠词,诗人将他日故地重游时那种依恋不舍、喜爱留恋之情真实地表现出来。
综上,苏轼这首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题壁诗歌看似寥寥数笔,实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充满了生活情趣。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梦醒芙蓉。风檐近、浑疑佩玉丁东。翠微流水,都是惜别行踪。宋玉秋花相比瘦,赋情更苦似秋浓。小黄昏,绀云暮合,不见征鸿。
宜城当时放客,认燕泥旧迹,返照楼空。夜阑心事,灯外败壁哀蛩。江寒夜枫怨落,怕流作题情肠断红。行云远,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牙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