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坝札记

明代徐霞客

二十八日晨雨不止。衣湿难行,俟炙衣而起。终日雨涔涔也。是日此处马场,人集颇盛。市中无他异物,惟黄蜡与细笋为多。乃煨笋煮肉,竟日守雨。

黄草坝土司黄姓,加都司衔。乃普安十二营长官司之属。十二营以归顺为首,而钱赋之数则推黄草坝,土地之远则推步雄焉。

黄草坝东十五里为马鼻河,又东五十里抵龙光,乃广西右江分界;西二十里为步雄,又西五十里抵江底,乃云南罗平州分界;南三十里为安障,又南四十里抵巴吉,乃云南广南府分界;北三十里为丰塘,又北二十里抵碧洞,乃云南亦佐县分界。东西南三面与两异省错壤,北去普安二百二十里。其地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而土司恐夺其权,州官恐分其利,故莫为举者。

黄草坝东南,由龙光、箐口、者恐、板屯、坝楼,以上俱安隆土司地。其土官自天启初为部人所杀,泗城以孙代署之。八腊、者香俱泗城州地。下田州,乃昔年大道。自安隆无土官,泗城代署,广南以兵争之,据其大半,道路不通,实由于此。

按盘江自八达、与罗平分界。巴泽、河格、巴吉、兴隆、那贡,以上俱安隆土司地,今俱为广南有。抵坝楼,遂下八蜡、者香。又有一水自东北来合,土人以为即安南卫北盘江,恐非是。安南北盘,合胆寒、罗运、白水河之流,已东南下都泥,由泗城东北界,经那地、永顺,出罗木渡,下迁江。则此东北来之水,自是泗城西北界山箐所出,其非北盘可知也。于是遂为右江。再下又有广南、富州之水,自者格、亦安隆土司属,今为广南据者。葛阆、历里俱泗城州地。来合,而下田州,此水即志所称南旺诸溪也。二水一出泗城西北,一出广南之东,皆右江之支,而非右江之源;其源惟南盘足以当之。胆寒、罗运出于白水河,乃都泥江之支,而非都泥江之源;其源惟北盘足以当之。各不相紊也。

按云南抵广西间道有三。一在临安府之东,由阿迷州、维摩州本州昔置干沟、倒马坡、石天井、阿九、抹甲等哨,东通广南。每哨拨陆凉卫百尸一员、军兵十五名、民兵十五名把守。后州治湮没,哨悉废弛。见有府志可考。抵广南富州,入广西归顺、下雷,而出驮伏,下南宁。此余初从左江取道至归顺,而卒阻于交彝者也,是为南路。一在平越府之南,由独山州丰宁上下司,入广西南丹、河池州,出庆远。此余后从罗木渡取道而入黔、滇者也,是为北路。一在普安之南、罗平之东,由黄草坝,即安隆坝楼之下田州,出南宁者。此余初徘徊于田州界上,人皆以为不可行,而久候无同侣,竟不得行者也,是为中路。中路为南盘入粤出黔之交;南路为南盘萦滇之始,与下粤之末;北路为北盘经黔环粤之会。然此三路今皆阻塞。南阻于阿迷之普,富州之李、沈,见广西小纪。归顺之交彝;中阻于广南之蚕食,田州之狂狺;北阻于下司之草窃,八寨之伏莽。既宦辙之不敢入,亦商旅之莫能从。惟东路由沅、靖而越沙泥,多黎人之恐州,为今人所趋。然怀远、沙泥,亦多黎人之恐。且迂陟湖南,又多历一省矣。

黄草坝东一百五十里为安笼所,又东为新城所,皆南与粤西之安隆、泗城接壤。然在黔曰“笼”,在粤曰“隆”,一音而各异字,一处而各异名,何也?岂两名本同一字,传写之异耶?按安庄之东,大路所经,亦有安笼箐山,与安笼所相距四百里,乃远者同而近者异,又何耶?大抵黔中多用“笼”字,粤中多用“隆”字,如隆安县之类。故各从其地,而不知其地之相近,其取名必非二也。

黄草坝著名黔西,而居聚阛阓俱不及罗平州;罗平著名迤东,而居聚阛阓又不及广西府。此府、州、营、堡之异也。闻澄江府湖山最胜,而居聚阛阓亦让广西府。临安府为滇中首郡,而今为普氏所残,凋敝未复,人民虽多,居聚虽远,而光景止与广西府同也。

迤东之县,通海为最盛;迤东之州,石屏为最盛;迤东之堡聚,宝秀为最盛:皆以免于普祸也。县以江川为最凋,州以师宗为最敝,堡聚以南庄诸处为最惨,皆为普所蹂躏也。若步雄之龙、侬争代,黄草坝之被閧于龙、沙,沙乃步雄龙氏之妇翁。安隆土司之纷争于岑、侬。岑为广西泗城,侬为广南府。今广南势大,安隆之地为占去八九矣。土司糜烂人民,乃其本性,而紊及朝廷之封疆,不可长也。诸彝种之苦于土司糜烂,真是痛心疾首,第势为所压,生死惟命耳,非真有恋主思旧之心,牢不可破也。其所以乐于反侧者,不过是遗孽煽动。其人不习汉语,而素昵彝风,故勾引为易。而遗孽亦非果有殷之顽、田横之客也,第跳梁伏莽之奸,藉口愚众,以行其狡猾耳。

所度诸山之险,远以罗平、师宗界偏头哨为最;其次则通海之建通关,其险峻虽同,而无此荒寂;再次则阿迷之中道岭,沈家坟址。其深杳虽同,而无此崇隘;又次则步雄之江底东岭,其曲折虽同,而无此逼削。若溪渡之险,莫如江底,崖削九天,堑嵌九地,盘江朋圃之渡,皆莫及焉。

粤西之山,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滇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黔南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③最清。粤山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而黔流亦界于二者之间。

白话译文

二十八日早晨雨还没停。衣服潮湿而难以起程,等烤干衣服才能动身。一整天都是雨淋淋的。黄草坝今天逢马场,来赶集的人很多。集市上没有其他罕见的物品,只有黄蜡和细笋最多;于是煨笋煮肉,一整天坐等雨停。

黄草坝土司姓黄,加给都司头衔。是普安州十二营长官司的下属。十二营长官司以归顺营排列第一,但缴纳钱赋的数量则首推黄草坝营,土地的广阔则首推步雄营。

黄草坝东边十五里处是马鼻河,再往东五十里到达龙光,与广西省右江道分界;西边二十里处是步雄,再往西五十里抵达江底,与云南省罗平州分界;南边三十里处是安障,再往南四十里抵达巴吉,与云南省广南府分界;北边三十里处是丰塘,再往北二十里抵达碧洞,与云南省亦佐县分界。黄草坝东西南三面与两个省交错接壤,北面距离普安州二百二十里。其中有广阔的田地,道路四通八达,人口较为集中,可以设置一个县;但土司担心自己的权力被剥夺,州官担心自己的利益被分走,所以没有谁愿举办这事。

黄草坝东南边,经过龙光、箐口、者恐、板屯、坝楼,以上各处都是安隆土司的领地。安隆土官从天启(1621年~1627年)初年被族人所杀以来,泗城州任用其孙子代管。八蜡、者香都是泗城州的辖地。到达田州,是从前的大路。自从安隆长官司没有土官,泗城州代后,广南府凭借武力争夺,占据了安隆土司的大半领地,道路不通,其实就是因为这种情况。

考察盘江流经八达彝寨、贵州省与罗平州的分界处。巴泽、河格、巴吉、兴隆、那贡,以上各处都是安隆土司的领地,如今都被广南府占有。到达坝楼,于是流往八蜡、者香。还有一条河从东北流过来汇合,当地人认为是从安南卫流来的北盘江,恐怕并非如此。安南卫的北盘江,汇合胆寒、罗运、白水河各条水后,已往东南流入都泥江,顺着泗城州东北部,流经那地、永顺,从罗木渡流出,到达迁江县。那么这条从东北流过来的河,自然是从泗城州西北部的山箐中流出,它不是北盘江是显而易见的。从这里盘江就称为右江。再往下又有广南府、富州的水,从者格也是安隆土司的领地,如今被广南府占有。葛阆、历里都是泗城州的辖地。流过来汇合,然后流到田州,这条河是志书上所称的南旺诸溪。两条河一是源出泗城州西北,一是源出广南府的东部,都是右江的支流,而不是右江的源头;右江的源头只有南盘江能够充当。胆寒、罗运水从白水河流出,是都泥江的支流,而不是都泥江的源头;都泥江的源头只有北盘江能够充当。各条水道并不互相混乱。

考察从云南省进入广西省有三条路:一条在临安府东面,经过阿迷州、维摩州,维摩州从前设置过干沟、倒马坡、石天井、阿九、抹甲等哨,往东通到广南府。每个哨由陆凉卫派一名百户长、十五名官兵、十五名民兵把守。后来州治被毁灭,这些哨全被废了。抵达广南府富州,进入广西省归顺州、下雷州,然后从驮伏出去,到达南宁府。这是我当初准备从左江道取道至归顺州,但最终被交彝阻隔的路,是南路。一条在平越府南面,经过独山州的丰宁上、下长官司,进入广西省南丹州、河池州,再出到庆远府。这是我后来从罗木渡取道后进入黔、滇的路,是北路。一条在普安州南面、罗平州东面,经过黄草坝,沿着安隆长官司的坝楼到达田州,再出到南宁府。这是我当初在田州边界上徘徊不定,人人都认为是不能走,因而等了很久找不到旅伴同行,最终没有能走成的路,是中路。中路是南盘江流入广西省、流出贵州省的交界处,南路是南盘江开始绕流云南省、最后流到广西省所过的地区;北路是北盘江流经贵州省、环绕广西省的汇合处。然而这三条路如今都阻塞不通。南路受阻于阿迷州的普氏,富州的李氏、沈氏,见《广西小纪》,归顺府的交彝;中路受阻于广南府的蚕食兼并,田州人的狂妄;北路受阻于丰宁下长官司的草野盗贼,八寨潜藏的盗匪。既然政府派去的流官不敢进入这些地区,商人旅客也没有谁愿从这几条路走。只有东路顺着沅州、靖州并越过沙泥,人多对侗族恐惧,是今天人们所走的路。然而怀远县、沙泥一带,也常对黎人恐惧,而且绕路进入湖南省,又要多走一个省。

黄草坝东边一百五十里处是安笼所,再往东是新城所,其南部都和广西省西部的安隆长官司、泗城州接壤。然而在黔叫“笼”,在粤叫“隆”,一个音却是两个不同的字,一处地方却有两个不同的名称,是什么原因呢?会不会是两处地名本来用的是同一个字,因传抄而导致各异呢?考察安庄以东,大路所经过的地方,也有安笼箐山,和安笼所相距四百里,离得远的地名相同,而离得近的地名相异,又是什么原因呢?大抵贵州省中多用“笼”字,广西省中多用“隆”字,如隆安县之类。所以地名各从其所属省份,而不知道安笼所、安隆司两地相近,取名不必两样。

黄草坝著称于贵州省西部,但居民、集市都赶不上罗平州;罗平州著称于云南省东部,但居民、集市又赶不上广西府。这就是府、州、营、堡之间的差异。听说澄江府的湖泊山川最佳妙,但居民、集市也逊于广西府。临安府是滇中第一郡,但如今被普名胜所摧残,还没从衰败中恢复过来,人口虽然多,居住地区虽然广大,但情景只和广西府相同。

滇东的县,通海最为兴盛;滇东的州,石屏最为兴盛;滇东的堡聚,宝秀最为兴盛:都是由于没遭受普名胜祸害的缘故。县以江川最为凋零,州以师宗最为衰败,堡聚以南庄等处最为凄惨,都是因为遭受了普名胜蹂躏。以至于步雄龙土司、侬土司互相取代的斗争,黄草坝被龙土司、沙土司互相争夺,沙氏是步雄龙氏的岳父。安隆土司的岑氏、侬氏纷争。岑氏在广西省泗城州,侬氏在广南府。如今广南府势力强大,安隆长官司的领地,被侬氏占领了十分之八九。土司糜烂人民,是土司的本性,而且扰乱朝廷的边疆,是不能助长的。各部彝人遭受土司蹂躏糟蹋的痛苦,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只是为土司权势所迫,生死只有看命了,并非真的怀着恋主思归之心而牢不可破。彝人乐于反叛的原因,不过是受残渣余孽煽动。这些人不熟习汉语,却向来和彝风彝人相亲近,所以勾引彝人反叛容易。但残渣余孽也并非真的拥有商殷遗民、田横门客那样顽固不化、宁死不屈的部众,他们只不过靠跳梁小丑、潜伏盗贼一类的奸邪之徒,凭借口舌愚弄民众,并施以狡猾的手段罢了。

所越过的众多险山,远以罗平州、师宗州交界处的偏头哨最险要;其次是通海县建通关,其险峻虽然和偏头哨相同,却不像那样荒凉空寂;再次是阿迷州的中道岭,沈家坟那里。其幽深、沉寂虽然和偏头哨相同,却没有那种高耸、狭窄;再其次是步雄的江底寨东岭,其曲折虽然和偏头哨相同,却没有那种陡峭。至于一路上所渡过的溪水之险,则没有一处比得上江底寨,那里悬崖峭壁高插九重天,峡谷沟壑嵌进九层地,盘江上的朋圃渡口,都赶不上。

广西省西部的山,有的完全是石峰,有的是土石相间,各自分开排列、单独挺立,不互相混杂。云南省的山,都是层层环绕的土峰,其中有石峰点缀的,也不到十分之一二,所以山中有很多环洼。贵州省的山,则介于二者之间,唯独以陡峭、高耸见奇。云南省的山土多,所以经常塌落下来堵塞溪流,形成湖泊,而且溪流大多浑浊,只有抚仙湖最清。广西省的山只有石头,所以有很多从洞穴穿流出来的河流,而且河水全都清澈见底。而贵州省河流的清浊也介于二者之间。

词句注释

  1. 涔涔:雨水不断地往下流。
  2. 步雄:今作布雄,在贵州兴义市南境。
  3. 马鼻河:今作马别河,又称清水河,在兴义市东境,从北往南流入南盘江。河边有聚落称马别桥,又称马岭,公路从此经过。
  4. 龙光:今作龙广,在贵州安龙县西隅。
  5. 江底:指今黄泥河边的老江底,有别于公路边的新江底,在贵州省兴义市西隅,这一段黄泥河亦称江底河。
  6. 罗平州:元代罗雄州。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更名罗平州,隶曲靖府,在今罗平县治罗雄镇。
  7. 安障:今作安章,在兴义市南境。
  8. 巴吉:今作巴结,在兴义市东南隅,南盘江北岸,为贵州少有的产糖要地。
  9. 广南府:即今云南广南县。
  10. 丰塘:今作枫塘,在兴义市西北隅。
  11. 亦佐县:隶曲靖府,治今富源县南境富村稍南,今仍名亦佐。
  12. 箐口:今名同,在兴义市东南隅。者恐:今称上者孔,在安龙县南隅,南盘江北岸。板屯:今名同,在册亨县西隅,南盘江边。坝楼:清代称北楼,在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冷水河流入南盘江处。
  13. 兴隆:《游记·盘江考》又作兴龙,即今安龙县东部的兴隆。那贡:今作纳贡,在隆林县北隅,南盘江南岸。
  14. 者格:今作者厄,在广南县北隅,驮娘江从广南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处。葛阆:即今富宁县东隅的谷拉。南旺诸溪应为今驮娘江、西洋江、谷拉河等水道。
  15. 平越府:《明史·地理志》:“万历二十九年(1601)四月置平越军民府于卫城,以播州地益之,属贵州布政司。”平越府设置较晚,与平越卫同城,治今贵州福泉县。
  16. 狂狺(yín):狗狂叫。
  17. 宦辙(zhé):官府的车轮碾过的痕迹,此指封建中央派去的流官。
  18. 沅:明为州,治今湖南芷江。
  19. 沙泥:今作沙宜,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隅。
  20. 多黎人之恐州:黎人,此指侗族。侗族分布在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一带地方。
  21. 澄江府:治河阳,明代作激江府,今澄江县。
  22. 南庄:今名同,在建水县北的公路旁。
  23. 建通关:《续修通海县志》载:建通关“在县南二十里通海、建水分界处,设塘设铺”。
  24. 九天:高不可测的九重天上。九地:极深的九层地底。
  25. 朋圃:明代又作彭堡、渊普,即今朋普,在弥勒县南境。
  26. 滇南:云南省的别称。云南简称滇,又位于国土南部,故称滇南。现多称云南南部为滇南,与滇东、滇西对应,含义已有变化。
  27. 黔南:贵州省的别称。贵州省本称黔,又位于国土南部,故称黔南。
  28. 抚仙湖:又称澄江海,在今澄江县南。

作品赏析

《黄草坝札记》是徐霞客在黄草坝所写的札记,见《滇游日记二》。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二十八日,徐霞客从云南重返贵州,完成了追踪南盘江的考察,又“竟日守雨”,有暇坐下来整理他的研究心得,一次就写了十条札记,涉及地理、历史、时政诸方面,思想深刻,结论精辟。

黄草坝在今贵州兴义市。这些札记涉及黄草坝的内容最多,包括当时黄草坝的辖属范围、经济状况、与四邻诸土司的复杂关系等,是有关兴义历史的最早的专题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普安十二营中,“钱赋之数则推黄草坝”为首,“其他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徐霞客对黄草坝的评价被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他摆出的设县标准具有普遍意义。

徐霞客在黄草坝结束了追踪南盘江的考察,他对南盘江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但是他对南北盘江汇流处、南盘江下游与右江的关系仍作了错误的判断。

徐霞客综合自己穿梭考察的结果,比较了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山水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地区差异,还就“笼”、“隆”两字的命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综述广西与云南间三条交通线的走向、当时的通塞状况,并对所经过的山险、溪渡作了比较,为研究明末西南交通史所必读。

徐霞客在这一带了解到了田州、安隆、泅城、广南诸土司间的纷争,加上他在贵州了解到安邦彦叛乱的遗害,在滇南目睹普名胜叛乱的残破,终于喊出了反对土司制度的心声:“土司糜烂人民,乃其本性……”

猜你喜欢

西塞山下作

唐代 •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忆故人·烛影摇红

宋代 • 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代 •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野人送朱樱

唐代 •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长安古意

唐代 •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徐霞客
简介描述: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欲“问奇于名山大川”。21岁开始专心旅行,30多年间历尽艰险,足迹南至云、贵、两广,北到燕、晋,遍及现在的19个省区。其考察所得,按日记载,死后由季会明等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的重要地理学贡献有:对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考察、记述和探索,居世界先进水平;纠正了古代文献有关中国水道源流记载的一些错误,如否定“岷山导江”旧说,肯定金沙江乃长江上源的事实: 观察记述了不少植物品类及其分布的若干规律;对火山、地热及各种人文地理现象的细致考察与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