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游赋

魏晋曹植

览宫宇之显丽,实大人之攸居。建三台于前处,飘飞陛以凌虚。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于城隅。亢高轩以迥眺,缘云霓而结疏。仰西岳之崧岑,临漳滏之清渠。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亮灵后之所处,非吾人之所庐。

于是仲春之月,百卉丛生。萋萋蔼蔼,翠叶朱茎。竹林青葱,珍果含荣。凯风发而时鸟欢,微波动而水虫鸣。感气运之和顺,乐时泽之有成。遂乃浮素盖,御骅骝。命友生,携同俦。诵风人之所叹,遂驾言而出游。步北园而驰骛,庶翱翔以解忧。望洪池之滉漾,遂降集乎轻舟。沉浮蚁于金罍,行觞爵于好仇。丝竹发而响厉,悲风激于中流。且容与以尽观,聊永日而志愁。嗟羲和之奋策,怨曜灵之无光。念人生之不永,若春日之微霜。谅遗名之可纪,信天命之无常。愈志荡以淫游,非经国之大纲。罢曲宴而旋服,遂言归乎旧房。

白话译文

观览魏宫的雄伟华丽,确实适合魏王所居住。在文昌殿前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台阶之高如飘飞而升入空中。以高高的栈道相互联接,既可直行而前,又可周行于观、榭而达西北城门楼。面对着长廊之窗,可隔窗远望,长廊上接云霓而窗连着窗。抬头可看到西岳华山起伏的峰峦,俯首下观缓缓流淌着漳滏之水的清渠。观赏华美的建筑而望不尽,思绪何其辽远而不能断绝。这里确实是魏王所居之处,不是我们这些人的栖身之地。

因此时当仲春之月,百草丛生。草木茂盛而繁密,绿叶生长在朱茎。竹林青青透出碧绿色,珍奇果树含苞而待发。温暖的南风吹来,候鸟高兴地鸣叫着,微波轻动而水虫长鸣。感叹时事的迁移如此调和顺畅,喜悦四时有常万物得以生成。于是就蒙上白色车蓬,驾御骏马,吩咐友人,携带亲朋,诵读《诗经·泉水》之章,驾车而出游。进入玄武苑而放马奔驰,希望能翱翔上天而解忧。眼望玄武池波光闪动,于是弃车而齐集轻舟。将美酒倒入金罄,与朋友依次传递觞爵喝干酒杯。管弦奏出之音激越而高亢,凄厉之声在中流回荡。暂时安闲自得而尽情,姑且整天在此消磨时间而忘忧。叹息羲和扬鞭而车行之快,遗憾白日西落而天色无光。痛念人生如此短暂,如同春日薄霜易于消融。名声流传后世诚然可以记载,确信人生之路祸福无常。越发纵情放志无节制而漫游。非治国安邦之大纲。撤去私宴而回还,于是各自回到平常所住之房。

词句注释

  1. 宫宇:指邺城的宫殿。显丽:明亮宽敞华丽,
  2. 大人:在上位者,这里指曹操。攸(yōu)居:所居。
  3. 三台:指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 飞陛(bì):通向高处的阶道。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缘云上征。”凌虚:乘空。
  5. 云阁:本指秦二世胡亥所建的阁名,这里泛指高耸入云的楼阁。远径:长途。观榭(xiè):楼台。
  6. 亢:当。轩:有窗的长廊。迥眺(jiǒng tiào):远望。迥,远。
  7. 缘云霓:指楼阁连接着云朵和彩虹,比喻其高。结疏:建造疏窗。
  8. 西岳:华山。崧(sōng):山大而高曰崧。岑(cén):山小而高日岑。
  9. 临:从上向下。漳(zhāng):漳水,水名,在今河北省境内。滏(fǔ):水名,在今河北省境内。
  10. 靡靡:华美,明丽。司马相如《长门赋》:“问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李善注引《方言》郭璞注:“靡靡,细好也。”无终:没有尽头。眇(miǎo)眇:远貌。难殊:难以断绝。
  11. 亮:实。灵后:《汉语大辞典》以为指女神,与上下文意不符。此处应是影射帝王。庐:居住。
  12. 萋萋蔼蔼:草盛曰萋萋,木盛曰蔼蔼。
  13. 青葱:碧绿或翠绿之色。含荣:指含苞待放。
  14. 凯风:和暖的南风。《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水虫:水中生物。
  15. 和润:温暖润湿。
  16. 时泽:即时雨。有成:即丰收。
  17. 浮:行。这里指使用白色伞盖的车。素盖:白色遮阳障雨的用具,指车篷或伞盖。骅骝(huá liú):骏马名,周穆王所乘著名的“八骏”之一,这里是形容骏马。《荀子·性恶》:“骅骝、骐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杨倞注:“皆周穆王八骏名。”
  18. 友生:朋友。同俦(chóu):同伴,
  19. 诵:不歌曰诵。风人之所叹:指《诗经·国风》中描写的许多为诗人所叹息的事,例如《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言:语中助词。
  20. 北园: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以为指“玄武苑”,似不可信,因玄武苑在邺城西。翱翔:即纵情游观之意。写(xiè)忧:倾泻排解忧愁。
  21. 滉漾(huàng yàng):形容池水广阔无边。
  22. 浮蚁:酒面上的浮沫如蚁聚,故以浮蚁代指酒。金罍(léi):饰金的大型樽。《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罍,维以不永怀。”朱熹《诗集传》:“罍,酒器。刻为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
  23. 行:巡行,指席上酌酒。觞(shāng)、爵:皆酒杯名。好仇:好朋友,伙伴。
  24. 丝竹:指弦乐器与竹管乐器,如琴、瑟、笙、笛、筑、筝等。响厉:高亢激扬的音乐。
  25. 激:吹刮。赵壹《刺世疾邪赋》:“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中流:这里指池中。
  26. 容与:从容闲舒的样子。《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尽观:尽情观赏池中风景。
  27. 聊:姑且。永日:竞日,从早到晚,整天。
  28. 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奋策:扬鞭。指羲和驾日车赶得太快,太阳很快西沉,因而叹息。
  29. 曜(yào)灵之无光:指黄昏日没之时。曜灵,指太阳。
  30. 人生:指寿命。永:长久。
  31. 微霜:形容霜很薄,日出即化,比喻人寿命之短。
  32. 谅:确实,委实。遗名:留下名声。可纪:言可称述。
  33. 愈:通“愉”,愉快,快乐。志:感情。荡:放纵。淫游:纵情游乐。
  34. 经国:治理国家。
  35. 曲宴:禁中之宴,犹言私宴。罢:停止。旋服:旋,反也。服:语尾助词。
  36. 言归:《诗经·秦风·黄鸟》:“言旋言归,复我诸兄:”言,助词。

作品赏析

此赋借“节游”对内心苦闷进行了一次审美体验,对人生价值进行一次理性探索。由于作者特殊的境遇和追求,其内心深处的忧思是无法解脱的,其精神所驰骋的是一个比邺下北园远为广大的世界,一日的园中之游,反而把作者胸中的郁积释放到了无边无际的宇宙太空,最终把作者引向了天命无常和时空无限的哲学思考和人生选择,从而使作者将岁月的蹉跎和生命的虚掷看得更真切。这对于作者的苦闷与伤感来说,无疑是一种未曾解脱的解脱。

赋的开头描画了邺都皇宫的壮丽,望不尽的宫观台榭,匝地连天,本可以发人浩叹,作游仙之想。然而“亮灵后之所处,非吾入之所庐”,笔锋一转,从日益使人脱离现实的沉闷空问走间富有自然活力的天地。这里,“凯风发而时鸟谨,微波动而水虫鸣”,到处都可以感受到造化的施与和生命的欢乐。于是,作者情不自禁,呼朋唤侣,纵意遨游,或漫步于北园,或荡桨乎洪池,诗酒唱和,逍遥容与。然而,声色的满足毕竟不能欺骗心灵的渴求,“丝竹发而响厉,悲风激于中流”,苦闷的阴影始终折磨着暂时的欢乐,它们矛盾着、冲突着、较量着,感性的追逐和理智的呼唤产生了错位,仿佛希腊神话中日神与酒神的搏斗。把人生推上了悲剧的舞台。作者既不能在酒神的醉狂世界“完全忘了自己”,又不能摆脱日神理性之光的神圣启示:只有把短暂的人生与“经国大业”联系起来,才能获得生命的超越和永恒!结果,这次春游,现身说法地宣告了“及时行乐”的颓废主义的破产。“非经国之大纲”的理性武器向《古诗十九首》“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末世思潮提出了挑战,显示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情。

全赋紧扣‘游”字,一改汉赋呆板凝滞令人厌倦的静态模写,在叙游中描写、抒情、议论,四者有机结合,层次清晰地将笔下种种景观随着游踪和情感的变化展现在读者眼前,颇有引入入胜和身临其境之感。

创作背景

杨修也有《节游赋》,当为唱和之作。但王粲、徐斡等付诸阀如,则可能王粲诸人已逝,所以此赋疑作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徐斡、王粲等死于瘟疫之后。

名家点评

  •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副教授赵乃增:此赋写景壮丽、俊秀,气格亢爽,抒情悲慨,跌宕有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猜你喜欢

送别湖南部曲

宋代 •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近现代 •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点绛唇·越山见梅

宋代 • 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曹植
简介描述: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魏文帝曹丕之弟。中国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音乐家。

曹植少年早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亦能文,援笔立成,深受曹操宠爱,几欲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饮酒无度失宠。曹操死后,曹植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的十几年里,多次被迫迁徙封地,初封平原侯,后徙临淄侯。曹丕、曹叡相继称帝后,屡遭迫害,创作了广为人知的《七步诗》表达当时的煎熬与愤懑。后被贬为安乡侯,又徙封陈王,最终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死于壮年。

曹植在建安诗坛上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他在汉乐府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现存诗七八十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前期的诗歌以《白马篇》为代表,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后期因为生活的突变而导致诗风的转变,从以前轻松乐观、浪漫向上的情调改变为是忧虑、悲愤、抑郁和痛苦,代表有《赠白马王彪》等。除诗歌创作外,曹植的散文和辞赋写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求自试表》等历代传通的名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