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女哀辞

魏晋曹植

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白话译文

我的小女儿行女出生于深秋时节,在第二年四月的初夏死去。短短三年之中,两个心爱的女儿相继夭亡。

上苍赐予人类宝贵的生命,寿命的长短何以这么难猜;有人可以幸运地活到白首,有的人却死在母亲的腹胎。

痛失金瓠的悲伤还没有结束,又眼看着行女被尘土湮埋;可怜的孩子像木槿花一样凋落;又像晨露,干的这么快。

我想到那凋零的小小的生命,再也无法重来,顿时间失了常态;怨恨天高却没有长梯借我攀缘,我还能向谁诉出我心中的苦哀!

词句注释

  1. 首夏:农历四月。
  2. 二子:指作者的两个女儿金瓠、行女。
  3. 伊上帝句:谓上帝赐予人寿命。降:赐下。命:人的寿命。
  4. 修短:长短。裁:猜测,估料。
  5. 终年:尽其天年。
  6. 怀妊:怀孕。
  7. 感前哀二句:前哀,指大女儿金瓠之死。阕:尽。新殃:指行女之死。
  8. 方朝华句:方,比如。朝:早上。华:指木槿花,开于夏秋季节,早上开花,夜晚凋谢。晚敷:指夜晚凋谢。
  9. 晞:晒干。
  10. 忽忽:恍惚之貌。失度:失态。
  11. 天盖高句:盖,语气词。阶:阶梯。这一句是说,作者想借助天梯去向老天爷控诉。

作品赏析

《行女哀辞》是曹植为哀悼小女儿行女之死而作。行女究竟死于何时,史上没有记载,只能作一些推测。 刘勰在《文心雕龙·哀吊》里提到:“建安哀辞,惟伟长差善,《行女》一篇,时有恻怛(dá)。”这说明行女死的时候,徐干(字伟长)也曾经作过一篇《行女哀辞》,而且后来刘勰曾经亲眼得见。

猜你喜欢

众星罗列夜明深

唐代 • 寒山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谢中上人寄茶

唐代 • 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鹧鸪天·黄沙道中

宋代 • 辛弃疾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拟小山篇

唐代 • 徐惠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深院

唐代 • 韩偓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曹植
简介描述: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魏文帝曹丕之弟。中国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音乐家。

曹植少年早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亦能文,援笔立成,深受曹操宠爱,几欲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饮酒无度失宠。曹操死后,曹植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的十几年里,多次被迫迁徙封地,初封平原侯,后徙临淄侯。曹丕、曹叡相继称帝后,屡遭迫害,创作了广为人知的《七步诗》表达当时的煎熬与愤懑。后被贬为安乡侯,又徙封陈王,最终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死于壮年。

曹植在建安诗坛上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他在汉乐府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现存诗七八十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前期的诗歌以《白马篇》为代表,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后期因为生活的突变而导致诗风的转变,从以前轻松乐观、浪漫向上的情调改变为是忧虑、悲愤、抑郁和痛苦,代表有《赠白马王彪》等。除诗歌创作外,曹植的散文和辞赋写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求自试表》等历代传通的名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