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金笼莺报天将曙

五代李珣

金笼莺报天将曙,惊起分飞处。夜来潜与玉郎期,多情不觉酒醒迟,失归期。

映花避月遥相送,腻髻偏垂凤。却回娇步入香闺,倚屏无语捻云篦,翠眉低。

白话译文

金笼中黄莺的啼声报道天将黎明,莺声惊醒了将要分别的恋人。夜里悄悄与情郎欢聚,沉入多情的爱河里,不知不觉喝多了酒,醒来时已迟了归期。

穿过花丛,避开残月,依依不舍地送走情郎,发髻边风钗斜垂。她娇柔地转身回到自己的闺阁,倚着屏风沉默无语,手中捻弄着篦梳,低头轻蹙翠眉。

词句注释

  1. 分飞处:分别处。意思是莺声惊醒了将要分离的情侣。
  2. 潜:暗地里。
  3. 失归期:将回去的时间耽误了。
  4. 映花句:意思是穿过花丛,避开月光,依依不舍地相送。
  5. 却回:返回。
  6. 捻云篦:玩弄着云篦,表现空虚无聊之意。捻:用手指搓动。云篦:云母所饰的篦梳。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酒翻污。”

作品赏析

《虞美人·金笼莺报天将曙》为唐末五代词人李珣所作恋情词。李珣祖籍波斯,世居蜀地,其词收录于已散佚的《琼瑶集》,今存五十四首。该创作承袭五代婉约词风,以幽会别离为背景,展现恋人缱绻情态。

全词五十八字,分上下两片。上片以“金笼莺报”暗喻拂晓别离,隐写恋人贪欢忘归;下片聚焦女子送别后的孤寂,通过“捻云篦”“翠眉低”等细节摹写惆怅心理。词作以环境烘托与动作描摹见长,如“映花避月遥相送”婉转刻画幽会情境,“倚屏无语”则凸显别后空闺情思,呈现含蓄缠绵的典型风格。

猜你喜欢

早梅

唐代 •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春坊正字剑子歌

唐代 • 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归国遥·香玉

唐代 • 温庭筠

香玉,翠凤宝钗垂簏簌,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照帘残烛,梦馀更漏促。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逆旅小子

清代 • 方苞

戊戌秋九月,余归自塞上,宿石槽。逆旅小子形苦羸,敞布单衣,不袜不履,而主人挞击之甚猛,泣甚悲。叩之东西家,曰“是其兄之孤也。有田一区,畜产什器粗具,恐孺子长而与之分,故不恤其寒饥而苦役之;夜则闭之户外,严风起,弗活矣。”余至京师,再书告京兆尹,宜檄县捕诘,俾乡邻保任而后释之。

逾岁四月,复过此里,人曰:“孺子果以是冬死,而某亦暴死,其妻子、田宅、畜物皆为他人有矣。”叩以“吏曾呵诘乎?”则未也。

昔先王以道明民,犹恐顽者不喻,故“以乡八刑纠万民”,其不孝、不弟、不睦、不姻、不任、不恤者,则刑随之,而五家相保,有罪奇邪则相及,所以闭其涂,使民无由动于邪恶也。管子之法,则自乡师以至什伍之长,转相督察,而罪皆及于所司。盖周公所虑者,民俗之偷而已,至管子而又患吏情之遁焉,此可以观世变矣。

夹竹桃花·咏题

宋代 • 曹勋

诗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

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

暖景、谁见斜枝处。

喜上苑韶华渐布。

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

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李珣
简介描述:

李珣(855年-930年),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多感慨之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