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

宋代岳飞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前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白话译文

良马值得赞美的不是力量,值得赞美的是素质。我有两匹马,过去曾经感到它们令人惊叹。它们每天要吃几斗豆,喝十斗泉水,但如果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那么宁愿饿死也不吃喝。给它们披上盔甲骑上奔驰,起初好象不太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才抖动马鬃长声嘶叫,加快速度显示出骏马的神速。从正午到傍晚,仍能跑二百里路。御掉马鞍、护甲,它们气不喘、身无汗,像没有跑路一样。这样的马,食量大但不随便接受,体力足但不逞能,是能跑千里的良马。在收复襄阳、讨平杨幺的时候,不幸先后死去。现在我所骑乘的马却不这样。每天吃的不超过几升,而且不择马料精粗,喝水也不择泉水清浊。我跨上马还未掌牢缰绳,它就蹦跳着快速奔跑。才跑一百里路,就跑不动了,喘着粗气,浑身淌汗,就像要倒下去了一样。这样的马,吃的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但很快就跑不动了,是资质低下的驽马。

词句注释

  1. 本文见《金陀粹编》卷七,有题作《良马对》,前且有这么一段:“(绍兴七年)春正月,入见。上从容与谈用兵之要,因问先臣目:‘卿在军中,有良马否?’先臣日”,系岳珂口气,故删去。亦有题作《论马》。一般认为录自绍兴七年三月应召时与高宗的谈话。邓广铭《岳飞传》独认为考诸其他史料,乃岳珂所作溢美乃祖之作。
  2. 骥:良马。
  3. 称:值得赞美。
  4. 故常:即故尝,过去曾经。
  5. 奇:感到惊奇。
  6. 啖:吃。
  7. 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8. 精洁:精细洁净。
  9. 受:饮食。
  10. 介胄:铠甲头盔。此作动词用,披铠甲戴头盔。
  11. 其初:起初。
  12. 比:及。
  13. 奋迅:加快速度。
  14.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速度。
  15. 古以十二地支计时,午时为中午11至12时,酉时为下午5至6时。自午至酉,即从正午到傍晚。可,可以跑到。
  16. 褫(chi齿):解除。
  17. 息:喘息。
  18. 汗:流汗。
  19. 无事然:无事一样。
  20. 其:句中表推测、论断。
  21. 大:多。
  22. 逞:逞能。
  23. 材:材料,此指马的素质。
  24. 值:时值,适逢。
  25. 幸:原文误作“事”,据《宋史》本传改。
  26. 升:量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27. 秣:饲料。此处用作动词,吃。
  28. 粟:此指马的饲料。
  29. 揽辔:掌缰绳。
  30. 甫:刚、才。
  31. 汗喘:出汗喘气。
  32. 殆:几乎;近于。
  33. 欲毙然:要倒下去的样子。毙,倒下。
  34. 盈:满足。
  35. 穷:穷尽、力竭。
  36. 驽钝:拙劣、低下。

作品赏析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此文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全文短小精悍,意蕴深远,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才,确实是有真知灼见。

文章一开始先借孔子“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的话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就用作者使用过的马匹的不同表现进行论证。先前的马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不仅多,而且严格,“非精洁宁饿死不受”,它奔跑起来开始并不太快,待百里之后才开始加速,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半天时间就可行二百里,而且不喘不汗,好像无事一样。如今的马不仅吃得少,且“秣不则粟,饮不则泉”,它抬脚就想跑,刚跑就加速,结果跑不多远就“力竭汗喘,殆欲毙然”。通过这两种马不同表现的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论马,实际上是在论人。那“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逞强”的骏马,实际上就是本领高强,抱负远大,能担当重任的贤才。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实际上就是急躁冒进,轻举妄动,目光短浅的庸才。岳飞生当南宋抗金救国最激烈的时代,他的这番议论是有其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文中对骏马的评论,就是对抗金勇士们的赞扬和肯定;对劣马的评论,就是对妥协投降者的鞭笞和否定。

在写作上,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文章将骏马和劣马从饮食、奔跑到奔跑之后的状态,一一作了对比,突出了骏马的优点和劣马的弱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的论点。另外,文章在论证时,是以作者亲自使役过的马来作为论据,这更增强了说服力。

猜你喜欢

空城雀

唐代 • 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鷯群,不随凤皇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常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鹦鹉赋

两汉 • 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逾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满庭芳·三十三年

宋代 •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赠孟浩然

唐代 •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宋代 • 张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岳飞
简介描述: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