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旧驿居夷作

明代王守仁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白话译文

我这个被贬之人每天都在赶路,已经记不清走过多少座山,一路南来,爬山涉水,就当它是一场游览吧。

耳边布谷鸟不停在鸣叫,眼前的小村,因为下雨显得昏暗,路旁的刺桐花没精打采,石头小溪显得格外幽静。

南地的炊烟轻快的在青杨上空飘过,在芳杜州我心头涌起一股惆怅的乡思。

身在夜郎这个地方,家乡已经在万里之外了,抬眼远眺,京城在五云小镇的北方。

词句注释

  1. 客行:离家远行,在外奔波。
  2. 暝:幽暗,昏暗。

作品赏析

《罗旧驿居夷作》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强做自宽,说自己被贬途中也算是能欣赏南方山水美景了;颔联描绘乡村雨后的宁静与刺桐花映衬下的石溪幽深,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表达了穿越瘴气时的庆幸与经过家乡附近时的乡愁;尾联表达了对神州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向往。这首诗格调伤感,表现出被贬途中的复杂心情。

猜你喜欢

赠少年

唐代 • 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与裴迪同作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雪晴晚望

唐代 •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

鸿鹄歌

两汉 • 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王守仁
简介描述: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余姚北城(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为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阳明心学”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清代学者王士祯称赞其“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朝)第一流人物”。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