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候时救炎旱。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扬帆之船借天风航行,最好慢点到达下一个水驿,能拖多迟拖多迟。
天刚刚亮到达西塞山,已比同是流放的伙伴先到。
两岸群峰回峦,楚山横蹙断裂。
水流冲击万条深壑,响声如雷,百川汹涌,波浪滔天。
龙怪潜伏于溟波,等待时机来救炎旱之灾。
我们久盼雷鸣雨落,好滋润干枯的心田。
此一去,鸟都埋怨天路悠长,我更忧愁春光短暂。
我且模仿屈原的泽畔吟,寄给你用江南管弦配配乐,看好不好吟唱。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是唐代诗人李白于乾元元年(758年)春流放夜郎途中创作的寄赠诗,收录于《全唐诗》及《李太白集》。该诗为李白沿长江水道经西塞山(今湖北省黄石市)时所作,以贾谊投沙典故暗喻友人裴隐的政治遭遇。
全诗以扬帆夜航起笔,描绘“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的险峻山水景象,通过“龙怪潜溟波”“望雷雨”等意象表达渴盼赦免之情。诗中“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直抒流放孤寂与时光紧迫感,末句“空将泽畔吟”化用屈原《渔父》典故,“寄尔江南管”则呼应谢朓诗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