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仄而高,箯舆升,奇峰重累如旗鼓戈甲从天上掷下,势将压己,不敢仰视;贪其奇,不肯不仰视。屏气登颠,有舍利台,正对香炉峰。又见瀑布,如良友再逢,百见不厌也。旋下行,至三峡桥。两山夹溪,水从东来,巨石阻之,小石尼之,怒号喷薄。桥下有宋详符年碣,谛视良久,至栖贤寺宿焉。
次日闻雷,已而晴,乃往五老峰。路渐陡,行五里许,回望彭蠡湖,帆竿排立,己所坐舟,隐隐可见。正徘徊间,大雨暴至,云气坌涌,人对面不相识。舆夫认云作地,踏空欲堕者屡矣。引路里保,避雨远窜,大声呼,杳无应者。天渐昏黑,雨愈猛,不审今夜投宿何所。舆夫触石而颠,余亦仆,幸无所伤。行李愈沾湿愈重,担夫呼謈,家僮互相怨尤,有泣者。余素豪,至是不能无悸。踯躅良久,犹临绝壑。忽树外远远持火者来,如陷黑海见神灯,急前奔赴,则万松庵老僧曳杖迎,唶曰:“相待已久,惜公等误行十馀里矣。”烧薪燎衣,见屋上插柳,方知是日清明也。
次日雪,冰条封山,触履作碎玉声。望五老峰不得上,转身东下,行十馀里,见三大峰壁立溪上,其下水潺潺然。余下车投以石,久之寂然,想深极,故尽数十刻尚未至底耶?旁积石础碎瓦砾无万数,疑即古大林寺之旧基。舆夫曰:“不然,此石门涧耳。”余笑谓霞裳曰:“考据之学,不可与舆夫争长,姑存其说何害!”乃至天池,观铁瓦,就黄龙寺宿焉。僧告余曰:“从万松庵到此,已陡下二千丈矣。”问遇雨最险处何名,曰犁头尖也。
余五年游山皆乐,惟此行也苦,特志之。
甲辰年春天,我打算去游览庐山。星子县县令丁君告诉我说:“庐山的美景中,黄崖是最为出众的。”于是我先到开先寺观赏瀑布,观赏完后,就马上前往黄崖。
那山崖倾斜又高耸,我坐着竹轿向上攀登,只见奇特的山峰层层叠叠,好似旗帜、战鼓、兵器、铠甲从天上抛掷下来,那气势仿佛要压到自己身上,让人不敢抬头看;可又贪恋这奇特的景色,忍不住不肯不抬头看。我屏住呼吸登上山顶,那里有一座舍利台,正对着香炉峰。我又看到了瀑布,就像与老友再次相逢,看多少次都不会厌烦。接着我沿着山路往下走,来到了三峡桥。只见两座山夹着溪流,水从东边流来,大石头阻挡着水流,小石头也阻碍着它,水便发出愤怒的吼声,汹涌澎湃地喷涌而出。桥下有一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石碑,我仔细地看了很久,之后到栖贤寺住宿。
第二天听到雷声,不久之后天就放晴了,于是前往五老峰。道路逐渐变得陡峭,走了大约五里路,回头眺望彭蠡湖,只见湖面上船帆和桅杆整齐排列,自己所乘坐的船,隐隐约约还能看见。正在徘徊张望时,暴雨突然倾盆而下,云气翻腾涌动,人们面对面都难以辨认。轿夫把云雾当成了地面,多次踏空差点坠落。带路的里保,为躲雨远远跑开,大声呼喊他,却毫无回应。天色渐渐昏黑,雨势愈发猛烈,不知道今晚要到哪里投宿。轿夫撞到石头摔倒,我也跟着跌倒,所幸都没受伤。行李被雨水浸湿后越来越重,挑夫疼得大声呼喊,家僮们互相埋怨指责,还有人哭了起来。我向来豪爽,到这时也不禁心生恐惧。徘徊犹豫了很久,仍然像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忽然看到树林外远远有举着火把的人走来,如同在黑暗深海中见到了神灯,我急忙快步奔去,原来是万松庵的老僧拄着拐杖前来迎接,他大声说道:“已经等候你们很久了,可惜你们走错了路,多走了十多里。”老僧烧起柴火让我们烘烤衣服,看到屋檐上插着柳枝,这才知道当天是清明节。
第二天下了雪,冰凌挂满山间,把山都封住了,脚踩上去发出像碎玉相击般的声响。我望着五老峰却无法登上去,便转身向东边下山,走了十多里路,看到三座高大的山峰像墙壁一样矗立在溪水之上,溪水在下面潺潺流淌。我下车往溪里扔了块石头,过了很久都没有回响,心想这溪水想必极深,所以石头扔下去几十刻(古代计时单位)都还没落到溪底吧?溪边堆积着数不清的石础和碎瓦砾,我怀疑这里就是古代大林寺的旧址。轿夫说:“不是,这里是石门涧罢了。”我笑着对霞裳说:“考据学问这类事,没必要和轿夫争个高下,姑且保留他的说法又有什么妨碍呢!”接着我们来到天池,观赏了铁瓦,之后到黄龙寺住宿。寺里的僧人告诉我说:“从万松庵到这里,已经陡峭地向下走了二千丈了。”我又问遇到暴雨时最险要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僧人说叫犁头尖。
我过去五年游山都充满乐趣,只有这次行程最为艰苦,所以特意把它记录下来。
《游庐山黄崖遇雨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游记散文,作于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记述其游庐山西麓黄崖一带的见闻经历。该文开篇记载星子县令丁君推荐黄崖为“庐山之胜”最绝之处,遂按开先寺观瀑、黄崖探胜、栖贤寺宿泊、五老峰的路线展开行程。
全文以白描手法刻画黄崖“奇峰重累如旗鼓戈甲从天上掷下”的险峻山势,突出“贪其奇,不肯不仰视”的游览心理。归途突遇暴雨时“舆夫踏空欲堕”的惊险场景,与最终“烧薪燎衣”“屋上插柳”的闲笔形成对照。文末“五年游山皆乐,惟此行也苦”的总结,体现作者将“极不堪之境”转化为“苦中蕴趣”的叙事特质。该文收录于《小仓山房文集》,并被《庐山古代游记汇编》等多部文献辑录。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