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昉画美人歌

宋代苏辙

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嬉。

弹丝吹竹舞罗衣,曲终对镜理鬓眉。

岌然高髻玉钗垂,双鬟窈窕萼叶微。

宛转踯躅从婴儿,倚楹俯槛皆有姿。

拥扇执拂知从谁,瘦者飞燕肥玉妃。

俯仰向背乐且悲,九重深远安得窥。

周生执笔心坐驰,流传人间眩心脾。

飞琼小玉云雾帏,长风吹开忽见之。

梦魂清夜那复追,老人衰朽百事非。

展卷一笑亦胡为,持付少年良所宜。

白话译文

深宫里的美人对世事一无所知,每天只知道饮酒食肉、游玩嬉戏。

弹奏丝竹乐器,身着罗衣翩翩起舞,曲终后对着镜子梳理鬓眉。

高耸的发髻上垂着玉钗,双鬟秀美如同花萼的叶片般微曲。

婉约柔媚,像婴儿般踯躅而行,无论倚着柱子还是靠着栏杆都极有风姿。

手执扇子拂尘的人不知是谁,身材瘦削的像赵飞燕,丰满的像杨玉环。

美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既欢乐又悲戚,九重宫门深深紧闭,哪里能够窥视得到呢?

周昉拿起画笔心驰神往,将她们的美貌画下来流传人间,使人心神荡漾。

那美丽的飞琼和小玉,仿佛是云雾缭绕的帷幔中走出来的一般,忽然被长风吹开得以看见。

在清冷的夜晚,梦魂想要追寻那画中的美人,然而我已年老体衰,事事都觉得不称心。

展开画卷,微微一笑又能如何呢?还是把它拿给少年们看吧,正适合他们的年纪和心境。

词句注释

  1. 深宫:指皇宫。
  2. 饮酒食肉:指宫廷生活的奢华。
  3. 游嬉:游戏、嬉戏。
  4. 弹丝吹竹:弹奏丝竹乐器。
  5. 罗衣:丝织的衣服。
  6. 岌然:高耸的样子。
  7. 玉钗:用玉制成的发钗。
  8. 双鬟:古代年轻女子的发型,将头发梳成两个环形。
  9. 萼叶:花萼与叶片。
  10. 宛转:柔美、曲折。
  11. 踯躅:徘徊不前。
  12. 楹:房屋前的柱子。
  13. 槛:栏杆。
  14. 飞燕:赵飞燕,汉代著名的美人。
  15. 玉妃:借指杨玉环,唐代的贵妃。
  16. 九重:指深宫之内。
  17. 周生:指唐代画家周昉。
  18. 飞琼小玉:传说中的仙女。
  19. 云雾帏:云雾缭绕的帷幔。
  20. 衰朽:年老体衰。

作品赏析

《周昉画美人歌》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以唐代画家周昉仕女画为题材创作的七言古诗。全诗通过描绘画中深宫美人的慵懒生活状态与画家创作时的专注心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唐代艺术遗产的审美接受。诗中“深宫美人百不知”“岌然高髻玉钗垂”等句既呈现了周昉画作中仕女的体态特征,又以"展卷一笑亦胡为"暗含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思考。该诗收录于《栾城集》,其"肥玉妃"的表述强化了杨贵妃丰腴形象的文学传统,在宋代诗词与绘画的互动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西阁夜

唐代 • 杜甫

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残菊

清代 • 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唐代 • 高适

其一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其二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其三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书扇示门人

宋代 • 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宋代 • 吴琚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苏辙
简介描述:

苏辙(1039年3月17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宰执。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颍昌。独门谢客十余载,致力于整理旧著、教育子弟。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被追复为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有《栾城集》等传世。今人亦整理有《苏辙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