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代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白话译文

久盼不至,惆怅空望梅花驿,欲寄无凭,痴情愁对杜若洲。远处香云弥漫似有伊人楼,可惜高楼远离我的木兰舟。

捎信的双鱼杳无踪影,题诗的红叶已临深秋。欲请江水寄去我的离愁,江水已东哪肯为我西流。

词句注释

  1. 南柯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春宵曲》《十爱词》《南歌子》《水晶帘》《风蝶令》《宴齐山》《梧南柯》《望秦川》《碧窗梦》等,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二字,前后片相同。两片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2. 梅花驿:寄送信件的驿站。语见南朝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范诗用此,意谓期盼伊人送来信息。驿:驿站,古时供官府信使中途换马和歇宿处。
  3. 杜若洲:生长杜若的水中小岛。语见《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此借谓欲寄杜若给伊人以表情意。杜若:一种香草。
  4. 木兰舟:用木兰做成的船。
  5. 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缄:捆扎。双鱼:事见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用双鱼指代书信。
  6. 题红片叶:用唐人红叶题诗事: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在御沟中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娶得一宫女,这宫女恰是当年红叶题诗之人。此以题红表示书信。

作品赏析

首句“怅望”、“凝情”四字写男主人公遥望远方的情态,可是遥望的人只见天野茫茫,不见伊人倩影,其心中的惆怅自是无以释怀。日日夜夜翘首等待伊人,所寄梅花却盼得一腔愁苦,朝朝暮暮欲采杜若相赠却也枉然。主人公眺望而不得音讯,继而遥想“香云低处有高楼”。他想象着楼上的女主人公愁眉紧锁、凭栏远眺、望穿秋水,便生出千丝万缕的怜惜:“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这里,词人以“木兰舟”代指远游的男子,“不近”道出男女主人公之间距离之远,相见之难。“可惜”二字言简意深远,尽着悲观色彩,男主人公无尽的相思、怅惘、慨叹皆在其中。

较上片而言,下片的情感更加强烈、更加急切,千言万语无从寄送,柔肠百转也是百般无奈。“鱼传尺素”、“红叶传情”这些浪漫的故事并没有发生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双鱼远”、“片叶秋”六个字写尽男女主人公相隔千里却音信不通的现状。

下片在已经浓厚的情绪氛围中,词人以更加直白的抒写,镂出一种铭心刻骨的相思,这种相思,甚至找不到传达,找不到聊以释怀的寄托。在“缄素”上,词人满可以大诉思念,然而,“双鱼”已遥,有信札而没有信使。红叶经秋而残,不堪题写,更无由递达。古诗词中,“双(鲤)角”“题红叶”总是用以传达情人、恋人间的相思,但在这里,它们都不能替词人转致深情,于是,词人想要借流水以寄离愁,但江水东流,自古而然,不会按人的意愿,西向而去。在这一片里,作者采用了层层设法、似乎要暂不罢休的命意,首先是想寄上“缄素”,不成后又想“题红”致意,最后不得不寄诸流水,而流水东去,毕竟无可如何,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愈趋渺茫地希望而终归失败,离愁到此而将化为一种郁闷、一种不能解脱的痛苦。联系上片四句,两片之间,也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前面是在惆怅中罗织相思,后面是在无可奈何中咀啮痛苦,相思无着,苦闷更甚。全词一气呵成,词人所要表达的意绪浓烈而鲜明。

此词抒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是作者颇引以为自负的佳作之一。上片着笔于游子,以“怅望”发端,揭示他盼望伊人书信而不得的怅惘之情。接着借《九歌·湘君》句“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来表达他思念之情深。“香云”以下三句则是“凝情”的结果:他心驰神往,想到了伊人居住的烟云缭绕的高楼。作者巧妙地以云之低来衬托楼之高,楼高则楼中之人的孤独寂苦不言自明,感情十分凝重。下片落墨于思妇。过片两句以“鲤鱼传书”和“红叶题诗”两个典故,写思妇也在深深地思念着游子。结尾三句同样以迫切的主观愿望与无助的客观现实的对立,借用反诘语句表达她想方设法要向离人传情又无奈的痛苦之情。上下片两相对应,互诉衷肠,似直而曲,情韵悠长。

创作背景

据杨长孺《石湖词跋》记载,此词作于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期间(1174年—1176年),为怀念远人而作。范成大的作品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这首满是离情别意、寄托相思苦的作品即为代表。

名家点评

  • 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王锡九:词上下片的开头两句都是用典,言简意赅。末两句又以叹惋结束,似直而实曲,韵味悠长。全词遣词造句简古质朴,而意蕴醇真深厚。写的虽是相思之情,却一洗剪红刻翠、镂金错彩之法,很有创造性。(《唐宋词鉴赏集》)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尊明:上片写漂流在外的男子深切思念闺中玉人的情怀。无论是客处于梅花盛开的驿站,还是徘徊于杜若飘香的江洲,或是倦缩于漂荡无定的客船,他的眼前心底总抹不去那高楼女子的倩影。他想折一朵梅花寄与她,他想采一枝芳草赠与她,只可惜山高水远,高楼不近木兰舟,无法对面诉衷情,只能在山程水驿之中凝情怅望,哀惋叹息。下片写独居高楼的女子无限怀念远方情人的愁绪。她用洁白的绢纸写好了思念的情书,她用秋天的红叶题写了怀远的情诗,想凭借江水把这份深沉浓烈的离愁别恨寄给那漂荡在木兰舟上的情人,只可惜大江东去,而情人却是漂泊在大江的上游,彼此背道而驰,徒唤奈何。作者把一种相思离别之情从两处写来,着意表现时空阻隔难诉衷肠的痛苦,读来格外感人,回味无尽。(《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猜你喜欢

寄常徵君

唐代 • 杜甫

白水青山空复春,徵君晚节傍风尘。

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劳停驿

宋代 •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 •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汴河曲

唐代 •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含山店梦觉作

唐代 •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范成大
简介描述: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书法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享年六十八岁。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其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此外,他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与张孝祥并称为南宋前期书法两大名家。今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今人整理有《范石湖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