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崇让宅

唐代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白话译文

重门紧锁,庭中小径久无人行,长满青苔;走廊深邃,阁楼遥远,我在此徘徊。

看见环绕月亮周围的光气,便知将要起风了;夜露依旧清寒,花儿还没有盛开。

蝙蝠辗转来回地绕着布门帘飞,终宵辗转反侧,老鼠不时翻动纱窗,让人吃惊疑猜。

背着灯光独坐,像在与亡妻一起说话,不知不觉间低声唱起了曲子《起夜来》。

词句注释

  1. 崇让宅:指王茂元住宅。
  2. 掩绿苔:指庭中小径久无人行,长满苔藓。
  3. 月含晕:《广韵》:“月晕则多风。”汉王褒《关山月》:“风多晕更生。”
  4. 蝙拂:即蝙蝠。帘旌:即帘箔,布门帘,像旌旗,故称。
  5. 窗网:即纱。朱注引程大昌曰:“网户刻为连文,递相属,其形如网。后世有遂直织丝网张之檐窗以网鸟雀者。”
  6. 背灯:用后背对着灯光。白居易《村雪夜坐》:“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7. 起夜来:古曲名。唐柳浑《起夜来》句:“飒飒秋桂响,悲君起夜来。”

作品赏析

此诗首联写崇让宅荒凉景象。崇让宅有过繁华的、令诗人感到无限温馨的过去。这里有亭台池榭、桃竹荷花的美丽景色,更有水亭月幌、夫妇联袂吟诗的亲切记忆。而今重来旧地,但见重门紧锁,青苔掩地,如同废宅,往日热闹的回廊楼阁,由于空寂无人,显得特别深远。诗人不但用密、掩、深、迥等字重叠渲染,着意表现荒寂凄凉之感,而且在联末缀以“此徘徊”三字,传达一种寻寻觅觅、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情绪。往日的繁华温馨与今日的凄凉冷落的强烈对照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感喟,也统于无语徘徊中包蕴。颔联写室外景象。月亮朦胧含晕,预示明天又是风天;庭花怯于夜露,犹自瑟缩未开。“花未开”,切题内“正月”。花与月这两种通常以恬美明丽之感的景物,如今都笼罩着一层朦胧黯淡、凄寒惨淡的色调,表现出诗人“风露花月,不堪愁对”的心态。“先知”“尚自”二语,尤见作意,暗透出畏惧风寒而风寒频仍、盼望温煦而温煦迟迟的凄寒心理。这种心理与其悲剧性与诗人一直穷愁潦倒,生计艰辛的遭遇有潜在的联系。

上面四句写室外,以下进入室内。颈联选择两种最能显示宅室空寂荒凉的事物——蝙蝠与老鼠,写它们的动态,以及诗人的反应。蝙蝠飞旋,掠动门帘上端的横沿(帘旌);老鼠窜走,翻动窗檐下的丝网。这一片空寂荒凉中不见阳光的蝙、鼠的动态,反过来更衬出了宅室的荒寂。诗人栖宿如此空寂的室内,既思虑万千,又心存怵惕,在沉思默想中听到蝙、鼠的声响,不觉惊疑怔惧,更加辗转难寐。“小”字形容心中微微一怔,措词极有分寸。一“惊”、一“猜”,连下两个动词,体物精细入微。这两句以动写静,因为如果在风雨喧嚣的不宁静的夜里,是不会觉察出“蝙拂帘旌”“鼠翻窗网”这样微细的声响的。而夜愈是寂静,愈是感到寂寞孤独,愈是加深加重对亡妻的忆念,因而才“展转”“惊猜”,终夜不能成眠。尾联由“惊猜”进入恍惚的状态。在黯淡朦胧的环境中,诗人的精神状态更加恍惚迷幻。衾枕之间,竟似还残存着妻子的一缕余香,宛然伊人犹在,遂情不自禁地与“余香”共语,并在不知不觉中轻声唱起《起夜来》的歌声。《乐府解题》:“《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此诗不说自己忆念妻子,却说亡妻思念自己,这样从对方来说,其言更加沉痛,更见出作者的忆念之深沉,思情之惨苦。

这首诗的前三联写崇让宅荒凉景象和诗人极清寂的心情,在悼亡妻子的同时,又隐约透露崇让宅兴衰荒败的时世交故之痛。尾联将极端痛苦的感情化为绮罗香泽的欢喜,写出了恍惚迷离的精神状态,以痴情写悲痛,更觉凄惨。情节上层层推进,环环相生,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全诗从白天到夜晚,由门外到宅内,再到室中,通过种种环境的层层描写,衬托出诗人悼念妻子的悲痛心情和复杂的内心活动。整首诗歌神韵凄婉,迷离冷清,情景交织,富有意境。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李商隐到泾州(今属甘肃)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怜其才,把女儿嫁给了他。诗人和妻子曾居住于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崇让宅。夫妻伉俪情深,但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王氏病故。诗人黯然神伤,哀思绵延。大中十一年(857年)正月李商隐又回到了洛阳崇让宅,想起亡妻,因作此诗以悼念。

名家点评

  •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此自悼亡之诗,情深一往。
  • 清·陆鸣皋《李义山诗疏》:宅系妇家,故全是悼伤之意。通首写夜来景色,描摹如画,蝙拂鼠翻,其佳处仍在神韵。
  •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一二崇让宅之荒凉。二联风露花月不堪愁对。二联物色亦然。七八如忘其荒凉者。
  •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此失偶后重过王茂元故宅之作。感旧意少,悼亡意多,玩末二句可见。盖亦大中五年以后徐州府罢入朝时也。
  •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此诗与《七月二十九日》一篇,皆悼亡后作也。宅无人居,故重关密锁。“廊深阁迥此徘徊”,即潘黄门“入室想所历”之意。三四从室外写。仰以望月,月既含晕;俯而看花,花又未开,总是一派凄凉景况。五六从室内写。蝙拂帘旌是所见,鼠翻窗网是所闻。明知二虫所为,而不能不展转惊猜者,以心怀疑虑故也。至背灯自语,起卧不常,而独夜情怀有愈不可言者矣。
  •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卷十二:此宿外家故宅而生感悼也。重关久锁,虚室徘徊。见月则如见其人,将风含晕,月之暗惨也;见花则如见其人,露寒未开,花之娇怯也。于是明知蝙拂帘旌,而终夜为之展转;明知鼠翻窗网,而伏枕为之惊猜。至于背灯闭目,而仿佛余香,朦胧私语,夜起重歌,竟忘其已作过去之人也,哀哉!
  •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通首境地悄然,煞有情致,然云高格则未也。首句亦趁韵,正月岂有绿苔哉?
  • 近代·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悼亡诗最佳者,情深一往,读之增伉俪之重,潘黄门后绝唱也。乃以为格卑,何耶?

猜你喜欢

赤壁歌送别

唐代 •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唐代 • 张九龄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卖蒜老叟

清代 • 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贞女峡

唐代 • 韩愈

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斗鱼龙逃。

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送项判官

宋代 •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李商隐
简介描述: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

李商隐幼年丧父,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十六岁时,因擅长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结识令狐楚等前辈。“牛党”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亲自授以今体章奏之学,并给予资助,后又聘其入幕,至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为妻。从此陷入“牛李党争”漩涡,被“牛党”视为“背恩”“无行”。次年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已被录取再遭刷落。会昌二年(842年)应“书判拔萃试”,被授秘书省正字。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其随即放弃京职,随李党郑亚赴桂海。后期十几年时间,都漂流各地,为各地幕僚,开始笃信佛教。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职还乡,在郑州去世。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缜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丽的辞采,婉转和谐的韵调,曲折细微地去表现深厚的情感。李商隐胸怀“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兴的志向,但身处晚唐已无实现抱负的可能。其骈体章奏与哀诔之文因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而在当时极负盛名,曾自编为《樊南甲集》等,李商隐还是晚唐杰出诗人,其诗各体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为高,七言律诗的造诣更是上追杜甫而独步晚唐。主要作品有《瑶池》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