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悽怆内伤悲。
一抹轻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我的衣裳。
鱼潜游于清澈的湖水,鸟飞翔于高高的天空。
离乡的游子,因劳作到遥远的他乡。
去的时候刚开始打霜,现在又已经是白露时节。
游子唱“彼黍离离”,留守人唱“式微式微,胡不归”。
对着宾客感情激荡,内心伤悲。
该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以写景作为全诗的发端。“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写出一派凄清的景色。这是写景,也是写情。诗人在写景中寄寓着自己压抑、忧郁的心志。“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诗人以鱼鸟的自由活动来对照映衬下文征夫的不自由。
第二层,写远役征人思归。“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这两句写出征人离家远行服役,长久不能归家,内心产生的渺茫之感。“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承上启下,写徭役时间之长。一年过去了,出来服役的时候是结严霜的初冬时节,现在归来已是白露唏的冬日了。《诗经·秦风·蒹葭》篇以“白露为霜”“白露未晞”写秋景,因此,“严霜结”“白露晞”当为冬景了。
第三层,写征人久役归来,见家园残破的感慨。“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诗经·王风·黍离》篇的首章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毛诗序》认为,这是东周大夫行役到镐京,见到宗庙宫室的旧址都长了禾黍,不胜感慨而作的诗。这里借以表示征夫行役归来感叹家园的破残。《诗经·邶风·式微》篇的首章说:“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毛诗序》说:黎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在卫国,他的臣属劝他回国而作此诗。这里只取其劝归之意,借以表示亲友劝征人归居故乡,不要再离去。这两句写出征人行役归来看到的家乡破败荒凉的景象。“慷慨对嘉宾,悽怆内伤悲。”面对家乡的亲友,征夫满腹感慨,表现了他万分愁苦的心情。这样,诗歌一、二层通过对征人行役思归,归来却又愁苦感慨的形象描写,传达出诗人在政治生活中抑郁不得志、进退皆难的复杂情怀。
曹植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该诗虽然不是诗人的主要代表作,却也写得情切意深,意象生动、丰满。特别是语言精当,描写工细,如“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等句,对偶工整,形象鲜明。运用《黍离》《式微》等典故也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该诗似作于建安年间。诗人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遂作该篇。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尚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论,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帮得免祸。
大参到任,必受知也。为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
将就大对,诚吾道之风采,宜谦下兢畏,以副士望。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汩其志哉!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着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当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
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
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
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
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
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
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
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
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