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我已经听厌了子规鸟早晚的啼声,真没想到忽然有黄鹂鸟在耳边鸣叫。
它的一声鸣唱使我在楚江边的睡梦被惊醒,眼前仿佛出现了春意盎然的故乡美景。
放眼千里看不见山河,到处都是连天的麦芒摇荡着青青的波浪。
都城周围的田地收成较好,赋税也少,公务空闲的时候我常常趁着酒酿已熟是到那里游赏。
那个时候在晴烟袅袅的深处,南北的村舍和巷陌中可以听到农夫们遥遥的话语。
黄鹂鸟总是翻飞在阳光下横度昆明池,又总是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现在误落在千山万水之外,就象楚地的伧人一样已经不思回到中原。
你这故乡的禽鸟因为什么缘故也来到这里?让我产生了桑梓的怀念之情。
请赶快闭嘴回去,一定要快!当你回去的时候,恐怕西林紫色的桑椹正好要成熟了。
此诗则是因闻黄鹂之声而顿生去国怀乡之情,表现的也是诗人的迁谪之苦、思乡之愁。
诗在两种鸟声的对比中开篇。诗人一个人独处异域,生活习俗迥异,言语不通.孤寂难耐,见不到故乡人,哪怕能听到一句故乡话也好。可是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万山包围之中,除了猿声,就是鸟叫。从早到晚,到处都是子规鸟的啼叫声,“子规”、"子归”地叫个不停,使人悲凉,令人厌烦。有一天突然间他听到了几声黄鹂的啼叫声,顿时欣喜若狂,激动万分。黄鹂是来自家乡的鸟,黄鹂的叫声代表一种乡音。杜鹃啼血,其声悲凄,作者于今已“倦闻”,则其久居谪地的悲苦不言自明。在一片悲啼声中,“忽有”悦耳动听的黄鹂鸣叫,而又被作者“不意”听到,则其惊喜可以想见。然而,诗人心情刚由忧转乐,没想“一声梦断楚江曲”,又将其拉入令人揪心的思乡怀归之中,诗情遂乐而复忧,但在这忧伤中,又不无“满眼故园春意生”的温馨和慰藉,故忧中实含短暂的乐。短短四句,既忧乐交替,又忧乐兼容,层层转折,宛曲多变。
黄鹂早春而鸣,杜甫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句,写的正是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接下来八句,作者便展开想像,泼墨描写故园的盎然“春意”及黄鹂在一片生机、晏然和明媚之景中翩翩而飞的惬意和逍遥。然家乡的景色越是美好,黄鹂越是其乐融融,作者的怀念之情便越是强烈,由此引发的创痛也越深。于是,以下六句转写作者身困贬地和久不能归的锥心之痛,思绪又从想像回到了现实,空间也从遥远的故园回到了眼前的永州。身同“伧人”,不是“不思还”,而是时时在思、刻刻在想而竟不得还,满腹的怨气无处可泄,以至于竟撒向黄鹂这无情之物,抱怨道:你为何事也来此,惹得我心生怀乡之念?赶快收声速速归去,故园桑树的果实就要成熟了。末四句看似天真、无理,实是怨到深处之语,其中满含的是诗人的锥心泣血之痛。
总观全诗,从忽闻黄鹂、想像故园到抱怨黄鹂,其结构跳跃,情感起伏,最能表现柳诗细密而多变的诗思。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大概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被贬永州,是柳宗元仕途上经历的一个重要事件,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而陷入忧伤压抑的心境。在此期间,为了排遣抑郁情绪,他常常借山水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写政治上失意的苦闷恼以及对现实的种种不满。突然有一天,诗人听闻黄鹂叫声,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沈沈。闭香闺、永弃鸳衾。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