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惜梅

宋代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白话译文

梅花迎寒而开,寒冷的天气像在催着梅花开放,气候转暖,又像是催着梅花凋谢。寒催梅花开,暖催梅花落,气候的迅速变化,使刚刚开放的梅花,很快又凋落了。为了让梅花晚一点凋谢,叮嘱梅花,还是迟一些再开放吧。

在画角和笛子吹奏的《落梅花》曲调中,梅树南枝上的花儿早开早落,北枝上的花儿也随着凋零。画角和笛子像是吹落了南枝有吹落了北枝。纷纷扬扬的花瓣儿像雪片一样,在天空中飞舞,这情景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词句注释

  1. 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格,前后片各四句,句句用韵。
  2. 丁宁:即叮咛,叮嘱。
  3. 南枝:指梅树上向阳一面的枝条。北枝:指背阳一面的枝条。

作品赏析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梅花冲寒而放,所以说是“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不知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吹了南枝吹北枝”一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梅花。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末句词意又是一转,仍然归结到惜梅。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物词,也是一首惜花词,是刘克庄对南宋摇摇欲坠的偏安局势产生忧虑时创作的,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名家点评

  • 近代诗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花开便落,莫如不开,佛氏所谓“无得亦无失”也。词为“惜花”,而殊有悟境。转头处二句以角声、笛声中皆有落梅之曲,词家屡用之。

猜你喜欢

茂陵

唐代 • 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对楚王问

先秦 •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野歌

唐代 •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遐方怨·欹角枕

清代 • 纳兰性德

欹角枕,掩红窗。梦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湔裙归晚坐思量。轻烟笼翠黛,月茫茫。

与裴迪同作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刘克庄
简介描述: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 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文章家、诗论家。

刘克庄于嘉定二年(1209年)以门荫补将仕郎,调靖安主簿,更名克庄。后历任州府属官、建阳县知县、枢密院编修官等职。至淳祐四年(1244年)起为江东提刑。淳祐六年(1246年),宋理宗因其久有文名,赐刘克庄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十一年(1251年),刘克庄以秘书监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迁起居舍人兼侍讲。后授权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景定三年(1262年),除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景定五年(1264年),除焕章阁学士守之职致仕。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刘克庄授龙图阁学士,次年,以疾卒。

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刘克庄为江湖派重要作家,又是后期辛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其爱国豪情与雄放风格统一,不受格律局限,散文化句式与议论化倾向发展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为大,有4500余首诗传世。著有《戊辰即事》《苦寒行》《九日》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