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近现代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白话译文

天涯离别之苦我已经历过很多,想不到归来时,却看到百花零落的情景。我和她默默对视,一句话也说不出。绿窗下的芳春,也与天时同样地迟暮了。

想要在夜阑灯下,细诉别后的相思。谁料一点点重逢后的喜悦,又勾起无穷的旧恨。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

词句注释

  1.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 阅:经历,经过。
  3. 不道:没想到。
  4. 零落:花散落在地。
  5. 如许:像这样。
  6. 绿窗:顾名思义,绿色的纱窗,通常用来代替女子居所。
  7. 暮:傍晚的意思。
  8. 新欢:久别重逢的喜悦。
  9. 旧恨:长期以来的相思之苦。
  10. 朱颜:青春年少的容颜。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1. 辞树:离开树木。

作品赏析

全词通篇不离一个“花”字。这些“花”的所指虽不尽相同,但却使读者始终沉浸在一片花影里,油然生出一种凄美的情调,也许这就是作者所津津乐道的有“境界”吧。上片前三句以花喻人。“零落花如许”的“花”字,当即暗喻妻子。“零落”的是她的青春,她的美丽。这些年来,词人忍受了多少离别的煎熬,如今兴冲冲归来,不意却是如此境况,愧、悔、爱、怜齐集心头,真是离别苦,相见更苦。最妙的是“花底相看无一语”之句。这里的“花”无疑指庭院中的花树,花底看“花”,花面交映,真是浑然一体。大自然的“花”与人间的“花”一样,在这暮春时节,都开始走向“零落”。其实零落的更是他们多年劳燕分飞的蹉跎青春。

下片把时间推向了夜晚,把地点推向了闺房,“花底”变成“灯下”。夫妻款款细语,互相诉说着多年来的别情。这短暂的良宵,短暂的欢会,也无法抵消那么多的相思之苦。纵使无穷的“旧恨”从此都烟消云散,都能够化作“新欢”,但令人十分无可奈何的是,青春已经逝去,朱颜已经暗淡,正如窗外的一树花影,也正在悄悄地凋零。“最是人间留不住”一句,写得何等惨痛。

这首词一改前人写重逢之喜,而抒重逢之苦,富有浓厚的悲剧色彩。通篇写花即写人,上下片都有透过一层的转笔。但上片明用“不道”字面,下片却是暗转,匠心独运,甚是高妙。

创作背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天,长期奔走在外的王国维回到家乡海宁。他的夫人莫氏原就体弱多病,久别重逢,见她益显憔悴,不禁万分感伤。这首词,可能就是此时而作。

名家点评

  • 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方语言系和历史系终身教授周策纵:惟聚少离多之感,犹只人生感情之小焉者,若《蝶恋花》则扩而有感于时间之残酷矣。因个人之身世而普及于普遍之人生,因一时之感而及于永恒之忧,此种手法,惟南唐李煜为能事。又:“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此意境莎士比亚最喜道之。所谓“一切少年男女皆将如扫烟囱者同归于灰烬”是也。然其《十四行诗》中歌颂生命、爱情、与诗之永恒处尤多。如:“世间无物能与时间之镰刀抗辩,惟幼小者继承汝时即能与之挑战”及“惟汝之长夏永不凋落,亦不足以损汝晔晔之红芳,及死神谓汝将漂泊千其阴影,但汝将于不朽之诗中与时日同长。”皆能于太息“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之外,求得一永恒之安息,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者然。静安受叔本华思想浸染过深,似罕有此自慰之方。(《论王国维人间词》)
  • 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朱歧祥《选评七》:此言人生最不可掌握的生命。人间的分离,无论是生命的自然终结,抑或是客观环境的阻碍,都构成永恒的苦恼。(《王国维人间词话选评》)
  • 《世纪风采》杂志专职副主编陈鸿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实由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上片末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脱出而有出蓝之胜,应属《人间词》中名句之一。(《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

猜你喜欢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金朝 • 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临江仙·梅

宋代 •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唐代 •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玉芙蓉·喜雨

明代 • 冯惟敏

村城井水干,远近河流断,近新来好雨连绵。田家接口薥秫饭,书馆充肠苜蓿盘。年成变,欢颜笑颜,到秋来纳稼满场园。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予女媭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王国维
简介描述: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于颐和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著述甚丰,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坠简》等62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