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吴柳几番黄。欢事小蛮窗。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吹散幽香。昨夜灯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妆。
最怜无侣伴雏莺。桃叶已春江。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郭清华与琴客在吴地的窗前柳下曾快乐地度过了数年光阴。琴客本想长久地跟随郭清华永不分离,却不料被某种人事横加干涉无情地分开了两人,造成了这“放琴客”的既成事实。清华在昨日以前可以经常看到琴客在灯前月下轻舒黛眉曼声歌吟的倩影;今天只能在这郊外见到她离别时的泪貌了。
琴客将离郭远去,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受她教育抚养的郭的子女,从此失去了亲密的伴侣。郭设在屏风后的卧室,原总是琴客先替他暖被,如今只有郭孤衾独眠,所以深夜寒重难以成眠,不免辗转反侧思念琴客在时的种种好处。蓝桥遇仙的传说虽是无稽之言,但蓝桥这个地方还是能探寻到的,可是现在你与琴客分离之后,只恐怕要像阴阳殊途般的成为永诀了。
发端“春风吴柳几番黄”二韵,是逆笔,追念昔日:春风骀荡,杨柳依依之时,两情缠绵,闺中幸福。“吴柳”一词,不用“翠柳”“绿柳” 专用“吴”字,杨铁夫曰:“玩一‘吴’字,大于其姬有关。”“吴”字指苏州,可能指词人的已离去之苏姬。“几番黄”写两情相偕的生活已有数载。“梅花正结双头梦” 一韵,上句承上二韵,以“梅花”喻二人,“正结双头梦”写其时二人相聚相爱共结同心。“被玉龙、吹散幽香”二句,陡转直下。此句言梅花被吹散,上句言“正结双头”,此句言“吹落”,以此形象喻二人情缘已断。“昨夜” 一韵,二句中分写今昔。昔日“昨夜灯前歌黛”承“梅花正结双头梦”写两情相偕;今日“今朝陌上啼妆”承“被玉龙吹散幽香”写情意中断。“歌黛”写小妾的描眉化妆,亦歌亦舞,“啼妆” 写小妾脸上粉妆满是啼痕。此二句对仗工整,将今昔之巨变,以整饬语出之,使昔之欢乐与今之悲哀造成强烈的对比,其伤怀之情溢于言表。
过拍“最怜无侣伴雏莺”一韵,杨铁夫谓:“雏莺为其人所生之子。”(《梦窗词选笺释》)“桃叶已春江”一韵,反用“桃叶渡”典。“已春江”指苏姬乘舟远去,不复归也。此两韵,虽时间均指现在,但空间有变化。“曲屏”一韵,上句“曲屏先暖鸳衾惯”回忆往昔,两人相悦于画有鸳鸯的曲折的屏障内,下句“夜寒深、都是思量”写现今,夜深寒重,寂寞孤独。上句逆入,下句平出,在对比中突出现实的孤寂思念之情。结句“莫道蓝桥路远”一韵,化用裴航与仙女云英在蓝桥相会、成亲的典故,点出两人的关系。“行云”指苏姬后来的远去。“只隔幽坊”言其隔而不遇。本已远去,而且再难相遇,却说“莫道路远”,其吞吐之情可见。杨铁夫曰:“若远若近,呼之欲出。”(《梦窗词选笺释》)
此词实是借友人之酒杯浇自己怀姬之块垒。全篇在章法上,时空交错频繁,虚实结合,具有吞吐之势。在用词中多用譬语,如:将二人之恋比喻为梅花之“正结双头”,将苏姬之离去比喻为“玉.龙吹散梅花”。又多用典,将苏姬以白居易的“小蛮”,王献之的“桃叶”来比拟,前者正用,后者反用。将夫妻情缘用“蓝桥”典,这些典故的使用贴切、平易。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此篇题曰:为友人小妾别去而赋。杨铁夫曰:“题是为友人放琴客,或托词,或借杯浇垒,亦未定。”(《梦窗词选笺释》)意即此词可能是为友人小妾而作,也可能是怀个人去姬而作,或可能另有寄托,均难以指定。另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友人”疑是托词,“吴柳”与姬之家乡有关,“雏莺”又与姬之身世相似,且集中各词皆忆之于姬去之后,并无一似新去时作者,此则近之矣。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百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复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河决入大夏门,府治移着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财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冈。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微风不定,幽香成径,红云十里波千顷。绮罗馨,管弦清,兰舟直入空明镜。碧天夜凉秋月冷。天,湖外影;湖,天上景。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