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赖有贻牟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
劝耕亭上游春的人络绎不绝,而我却四处漂泊如今已老病缠身。
在那满是春光的日子里,随意插山茶已然是昨日旧梦,如今再去海云寺寻池摸石已是暮春时节了。
令人心惊的岁月已如流水般向东飞逝,已往的人情世故象尘埃般飘落得无影无踪。
幸好有带来的大麦可以让我饱食终日,在那路上遇到农民让我寂寞的心情随之而舒展,真心感谢他们!
第三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岁月”比作“东流水”,将“人情”比作“一哄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情的淡薄。此诗意即:令人心惊的岁月已如流水般向东飞逝,已往的人情世故象尘埃般飘落得无影无踪。
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的变化:诗歌前三联体现了诗人的悲凉与寂寞之情。诗歌尾联体现了诗人的感激和满足之情。游春的人,往来频繁,人情世故,过眼云烟;而岁月似水,光阴易逝,况且诗人老病缠身,这就使得诗人悲伤寂寞之情顿生。诗人依赖农民,衣食无忧,因此在路上见到农民心情非常愉快。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
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