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览令人多么高兴。
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以前居住狭窄知识浅薄犹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鸟巢好像也会觉得海阔天空。
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
《登泰山》是元代济南诗人张养浩青年时期创作的七言律诗,记录其初次登临泰山的经历。作品以登高览胜为主线,抒发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与自我超越的豪情。
全诗通过“风云一举到天关”“五更沧海日三竿”等意象展现泰山雄浑气势,化用李贺“齐州九点烟”典故描绘群峰云雾缭绕之景。诗中“井处”“巢居”的对比反思自身局限,寄托登高后豁然开朗的胸怀;尾联融入“洪崖”“笙鹤”等仙人传说,以浪漫笔触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语言清逸豪放,既呈现壮美山水之趣,亦体现青年诗人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