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花庭雾

唐代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橤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髣髴隐遥空。

白话译文

兰草熏发的香气飘散宫中,新绽的花蕊正装扮了树丛。

美丽的色彩被云雾所笼罩,淡淡的清香在微风中飘荡。

雾拂树枝舒展斑斑碧色浓,气萦花朵轻掩点点粉妆红。

只当是重雾里间杂零星雨,又仿佛众花神隐藏在远空。

词句注释

  1. 新蕊:新盛开的花蕊。

作品赏析

《赋得花庭雾》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宫廷中兰花香气弥漫、新蕊初绽的朦胧景象。全诗通过“轻重雾”与“去来风”的色彩与动态交织,展现枝叶浓绿、花朵娇红的生机盎然之态,并以兰花仿佛能杂于行雨之中,又似隐于遥远空中的想象,赋予兰花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作语言清丽自然,融景生情,体现李世民作为帝王诗人对自然美境的细腻观察与艺术表现力。

猜你喜欢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六幺令·淡烟残照

宋代 • 柳永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好天良夕。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

渔父·渔父饮

宋代 • 苏轼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游终南山

唐代 •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田家行

明代 • 高启

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

中田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

雨中摘归半生湿,新妇舂炊儿夜泣。

李世民
简介描述: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3日—649年7月10日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世民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