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黄昏的鸦群已经飞远,你为何还独自站在那里,又是因何事而伤感呢?柳絮像急雪一样翻飞着落入香阁,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花瓶里盛开着的梅花。再看那心字香,早已悄然成灰。
这首为《饮水词》开篇的《梦江南》,是一首轻灵简洁、却又凄婉含蓄的小令。代表纳兰容若的词风,哀感顽艳。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起句是一幅昏昧不明、冥色四合的画面。“昏鸦”所象征的是人在黄昏时分常常会升起的一种荒凉、躁动、不安的心绪。而“昏鸦尽”则是乱鸦聒噪着飞过之后瞬间的寂静,可以想见暮色四合,四周是何等静谧。而这个瞬间寂静的氛围中,人的心情又是迷茫、惆怅的。这一刻的心绪瞬间流动被词笔敏锐地捕捉到了。
“小立恨因谁”,在迷茫惆怅的意绪之中,忽然有此一问。整个纷纭繁复的心绪中顿时好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向,让读者的注意力也由黄昏画面一下子跳到了人的内心状态中,关注点由“鸦”到了“人”。纳兰词中多次写到过“小立”。《虞美人·秋夕信步》中就有: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这里是说有个红颜女子“小立”于暮色苍茫之中,看那昏鸦已经渐渐飞尽了。可见“小立”二字在这简洁小令中有一种人物浮雕式的效果。“恨因谁”,这里的词笔直探人物的内心深处的“恨”。“恨”在古诗词中大多不是仇恨,而是一种幽怨、惆怅、郁闷的心情,有一种感慨、一份幽怨。而一种幽恨又从何而来、因谁而起的悬念被寥寥数笔营造起来。
“急雪乍翻香阁絮”,“急雪乍翻”写的是轻盈的絮状物被疾风吹得像落雪那样飘舞、翻飞。“香阁絮”,这“香阁”二字就是年轻女子的香闺,明确点明了“小立”者是位红颜女子。
下一句紧接着就是“轻风吹到胆瓶梅”。胆瓶之中插着梅花。一个“梅”字就点出了时令是春寒料峭时节。这时节当然不可能有柳絮,只能是春雪翻飞被轻风吹落到香闺胆瓶里的梅花上。急雪和柳絮暗用才女谢道蕴“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意,让人想见这位红颜女子心性的高洁与美好。急雪翻飞、飘转的画面则让人感到一种动荡、凄迷,使人想见女子内心的凄寒与迷惘。而“胆瓶梅”的意象中又生起一种春的意趣,一种轻轻漾动的春意,可以从中感受到女子内心向往着美好的爱情。
“心字已成灰”, 心字香,不论从形象还是词意上都是美好的,由此可以感到该女子内心性格气质情感的温馨美好。心字香已燃成灰烬,说明夜已深。从黄昏一直到夜深,她的内心都是无法平静,无法摆脱思念忧愁的缠绕、折磨。可以想见,这女子内心思念、追求的无望、落空,就像心字香一样一寸一寸化为灰烬。
该词所写急雪、香阁、柳絮、胆瓶、梅花、心字香等形象具有一种精致的美,这些形象所引发人的联想又是那么丰富,具有含蓄、隽永的美,意蕴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词是写在纳兰性德的表妹谢氏被选到宫里之后。作者与表妹谢氏一块长大,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虽然没有挑明爱情关系,但纳兰性德深深地爱着谢氏,所以在她走入深宫之后,才会痛苦得无以复加,为此写下这首词。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淡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欤。小丛解唱,倩松风、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乌。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