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高高的西阁高至百寻,半夜独自漫步于雕花的窗户之下。
流星划过水面,留下一道道白色的光影;月亮落下,水边的沙地也变得虚幻而浮动。
幽鸟知道选择良木而居,巨鱼也想到深水中潜游。
亲朋好友遍布五湖四海,但在这战乱纷飞的年代,却很少能收到他们的书信。
《中宵》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年)寓居夔州西阁时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独步西阁的场景,通过“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等意象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借“幽鸟择木”“巨鱼潜波”的自然现象隐喻战乱年代个体寻求安身立命之地的渴望。尾联直抒胸臆,以"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反映安史之乱后亲友音书断绝的社会现实。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