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即事

元代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白话译文

在明媚的春光里,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垂柳轻扬,真切感人。她的言谈举止很有风度和魅力,外貌神情娇柔可爱,打扮得恰到好处,真是一个绝代佳人。

词句注释

⑴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越调。此体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韵、二叶韵。

⑵真真:真切。一说暗用杜荀鹤《松窗杂记》故事:唐进士赵颜得到一位美人图,画家说画上美人名真真,为神女,只要呼其名,一百天就会应声,并可复活。后以“真真”代指美女。

⑶风风韵韵:指美女富于风韵。

⑷停停当当:指完美妥帖,恰到好处。

⑸人人:口语,即人儿,是对所爱之人的昵称。

创作背景

此曲题为“即事”,就是就眼前的事物有感而发。乔吉另外还有三首同题之作,内容都是涉及男女相思相恋,但与此曲联系不紧密,也不是同时之作。此曲当为见美女游春而作。

作品赏析

《天净沙·即事》所展示的是一幅美女游春图,并由此来赞美春天,赞美爱春、爱美的女子。在乔吉的作品中,这种描写女子的容貌和风韵之类的题材并不鲜见。此曲先写景,后写人,精心构思,色彩鲜明。全篇用叠字,扩大和深化了曲的意境,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首句“莺莺燕燕春春”,是说女子像飞燕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话语娇软,让人感觉温暖如春。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有“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言语温软。“花花柳柳真真”,是说女子面容如花,柳叶眉长,像从画中走出的美女。用花、柳形容女子的美貌是古诗词中惯用的,白居易《长恨歌》有“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之句。“真真”词则是用典。《太平广记·画工》载,唐代进士赵颜得一美女图,画工告之,此女名真真,若昼夜呼其名,至百日必应声而出。颜如其言,至百日果然走出并与颜结合。此处用以形容女子如画中仙女真真一样美丽动人。后三句赞美女子言谈举止事事都有风度,富有韵致,是那么年轻娇美而又仪容端庄。曲词从体态、言语、容貌、风度、举止等方面描写女子的美,一切都美得恰到好处,惹人不胜怜爱。“人人”两字,流露出作者对女子情不自禁的爱恋。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柳永《两同心·嫩脸修蛾》:“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另外,“人人”两字,在形式美的重叠形式中又填入“俚俗”的语汇,雅俗结合,体现了乔吉散曲“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散曲风格。

这首小令最突出的特点是通篇用叠字,属俳体中叠字体。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诗词中妙用叠字的典范,乔吉此曲无疑是效仿“易安体”。乔吉之用叠字,在创造意境、抒情寄托方面虽然不可与易安词同日而语,但“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婀娜多姿、妩媚传神,且境界柔弱清新,音韵和谐完美。此外,看似刻意为之的叠字,往往都有其出处,运用得如此巧妙,令人不得不叹服作者高超的创作才华。

名家点评

  •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易安隽句也(并非高调)。‘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四字尤不堪),停停当当人人。’乔梦符效之,丑态百出矣。”

猜你喜欢

淡黄衫子郁金裙。长忆个人人。文谈间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当初为倚深深宠,无个事、爱娇嗔。想得别来,旧家模样,只是翠蛾颦。

蝶恋花·旅月怀人

清代 • 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遮掩窗儿黑。

少年游·垂杨门外

近现代 • 王国维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芙蕖

清代 •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琅琊溪

宋代 •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乔吉
简介描述:

乔吉(约1280年~1345年),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