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巴峡

唐代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白话译文

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

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

水乡人们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如在树梢走行。

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阆白二流明莹。

人们都说着异乡的方言,黄莺却叫着故里的鸣声。

幸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离乡背井愁情

词句注释

  1. 巴峡:长江自巴县(重庆)至涪州(涪陵)一段有明月、黄葛、铜锣、石洞、鸡鸣、黄草等峡,这些峡皆在古巴县或巴郡境内,因统称为巴峡。
  2. 际晓:犹黎明。
  3. 帝京:帝都,指京都长安。
  4. 女浣:即浣女。浣,洗。
  5. 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鸡:一作“禽”。
  6. 水国:犹水乡,临水城邑。
  7. 树杪:树梢。杪,一作“上”。
  8. 万井:千家万户。井,即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
  9. 眺迥:远望。二流:其一为长江,另一当指在巴峡一带入江的河流,如嘉陵江、玉麟江、龙溪河等。一说为阆水和白水。
  10. 殊方语:异乡语言。殊方,远方,异域。
  11. 故:一作“旧”。
  12. 赖:多亏。多:一作“谙”。

作品赏析

此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在内容上都是写景,词句清丽,景象雄伟。从格律上说此诗是一首五言排律。虽然连续的对仗要求增加了排律的创作难度,但是工稳有致的对仗,特能使诗歌秀拔匀称,王维的这首五言排律就做到了这一点。

此诗的笔法安排颇见作者的诗歌创作技巧。诗歌首联交代了主要事件:游人离开京城在暮春远赴巴峡。第二联“晴江”“朝日”回扣“际晓”展开,第三联“水国”“山桥”与“巴峡”对照,而“水国”上承晴江之景,“山桥”下启登高所见,下一联“眺迥二流明”一句,又将山与水写到了起。第五联“殊方”对应“巴峡”,“故国”对应“帝京”,对黄莺啼鸣的描写照应暮春这一时间点。尾联以山水趣”“别离情”,平实地收束了全诗的内容。从章法上来讲,此诗的语词安排特别稳妥;从对仗上而论,此诗中间四联对仗都极其工稳,并且两次用少量巧对多量:“一女浣”与“众鸡鸣”,“万井出”与“二流明”,对得富有诗趣。

此诗每一联都极富画面感,每一联都从眼前景物写起,将诗句铺排得摇曳多姿。诗歌第二联物象选取特别贴近生活:女子洗衣服,公鸡报晓,富有生活情调,而第三联与第二联同样就旅途所见写起,却写出一种异域情调:“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联系巴峡的地貌特征,这些远方的奇观又是合情合理的。第四联描写登高之所见,在巴峡远眺之所见,就万户人家、大江大河两点而论,与其他一些地方没有特殊性可言,而第五联却写出了作者在巴峡的特殊感受:对当地人的方言感到生疏,然而莺啼却与京都没有什么不同。这些听不懂的方言、似曾听闻的莺啼,勾起了游人深深的别离之情,而前诗中描写的山水景物,都被染上了诗人的愁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这年春天,王维以侍御史知南选,到了荆州襄阳,后溯长江西上,此诗即为去巴峡途中所作。

名家点评

  •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自然好。顾云:不为其巧。又云:近拙。
  • 明代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真好巴峡诗,惜晓行意未畅。
  •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秀拔匀称。徐中行曰:其言尽入妙境,可思而不可解。然只个中非有难晓。吴山民曰:“晴江”二语如画。“人作”一联似拙。
  • 清代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清雅。人语已殊,只有莺声同于故国耳,顺叠收。
  •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笔笔生,作结稍松耳。“际晓”“余春”字皆生着,有情致。评:“晴江”下三韵皆写叙眼前景物,语语作致,声调高卓,是最能手。
  • 清代刘文蔚《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黄钟大吕之音,迥异铮铮细响。

猜你喜欢

清平乐·烟深水阔

唐代 • 李白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 •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醉中天·花木相思树

元代 • 刘时中

花木相思树,禽鸟折枝图。水底双双比目鱼,岸上鸳鸯户。一步步金厢翠铺。世间好处,休没寻思,典卖了西湖。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王维
简介描述: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