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唐代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白话译文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

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

关西地区来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

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

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词句注释

  1. 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2. 长安:一作“长城”。
  3. 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
  4.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5. 太白:星名,即金星。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
  6. 陇头:陇山,大致位于今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处。借指边塞。
  7. 迥(jiǒng):远。
  8.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9.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10. 驻马:使马停下不走。
  11. 麾下:即部下。
  12. 偏裨(pí):偏将,裨将,副将。将佐的通称。
  13. 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持节不屈,历尽艰辛十九年方获释回国,拜官典属国。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
  14. 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指西域一带或位于中国西方的国家。一作“海南”。

作品赏析

这首怨婉的边塞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是笔法奇特。诗中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对边塞世界充满幻想的少年、陇山地区远行的人、驻守边塞的老将。在诗句的起笔中,少年游侠趁着夜色登上戍楼眺望星辰,诗句中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和跃跃欲试的少年激情。通过瞭望之所见,第三句将诗歌视点转换到了月色下的边塞大地,进而引出了这片大地上的行人。行人思念家乡,吹起笛子。在一、二两句的少年人看来,这样的景象新奇而浪漫,但同样听到笛声的老将军,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诗人巧妙地用一片笛声,将三种不同身份的人,串联在一起,使读者读后感慨无限。

诗歌后半部分的描写重点放到了老将身上。这位老将身经百战,有的部下已经享受高爵厚禄,但他却仅仅是一个小官而已。“麾下偏裨万户侯”暗用了李广的典故,李广身经百战却不得封侯,他曾经抱怨“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自己却“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可以想见其心中的愤懑不平。“老将”与李广有着类似的遭际,他用苏武的典故安慰自己: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回国也仅仅被封为典属国而已。用古人遭遇的不公来安慰自己的遭遇,在旁观者看来,更增一分凄凉之感。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使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边疆查访军情。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王维见到了奇异的边疆风光,感受到了艰苦的军中生活,诗情勃发,留下许多优秀的边塞诗。此诗即是其中一首。

名家点评

  •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刘云:次第转折,恨惋何限,非长篇可及。
  • 明代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陇头吟》音节气势,古今绝唱。
  •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吴山民曰;起有乘衅邀勋意。次景语含情。次数奇之叹。结强引子卿自解,可伤。周启琦曰:结怨得婉。
  • 清代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三、四句有景有情。收句若倒转便少味,顾云:句法顿拌流丽,并使二事,一隐一显,是变幻作法,悲壮雄浑。
  •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立功之难,从听者意中写出(“关西老将”句下)。
  • 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极凄凉情景,说得极平淡,是右丞家数。少年、老将,宾主相形法。
  •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沉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

猜你喜欢

西瓜园

宋代 • 范成大

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玉树后庭花

南北朝 •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燕支行

唐代 • 王维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画鸡

明代 •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段太尉逸事状

唐代 •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王维
简介描述: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