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唐代王维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白话译文

官职卑微容易获罪,被贬谪到了济水之南。

掌握国家大权的人按照法度执法,英明的君主能够洞察我的心意。

百姓街巷散落在被济水浸润的岸边,市井近海,云层浓深。

即使有归来的日子,恐怕到时候我们各自感伤年岁增长,鬓发变灰白。

词句注释

  1. 题注:一作“被出济州”。
  2. 微官:小官。晋欧阳建《临终诗》:“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获罪。《尚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3. 济川:济水,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河流之一,后被黄河夺道,济水上游成为黄河支流,而济水中下游已难觅踪影。阴:水南为阴。
  4. 执政: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左传·襄公十年》:“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持法:执法。《汉书·黄霸传》:“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
  5. 明君: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照:一作“无”。
  6. 闾阎: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也用来泛指民间。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流沿岸。
  7. 井邑:市井,城镇。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唐杜甫《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海云深:近海云气浓重。
  8. 归来:指回到京城。
  9. 各:一作“多”。年鬓:年龄与鬓发。这里指随着年龄增长鬓发变灰白。南朝梁萧子范《到临贺王府笺》:“老少异时,盛衰殊日,虽佩恩宠,还羞年鬓。”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用曲折委婉的笔法,表现了作者被贬谪的怨愤和归期难测的愁情。

首联“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二句点题,首句写自己官职卑微,动辄得咎,言外之意,执政者为所欲为,怨愤之情已溢于言表。这以现代的俗话表述,即“我官小被拉出来背锅”,可见王维心中对这次贬谪处理决定非常不满、不服,但也没办法。而且按照法度来说,王维手下的伶人确实逾制了。故云:“执政方持法”,自己的心意是洁白无瑕的;皇帝应该是明白这一点的,故云“明君照此心”。这是就忠厚一面解释这首诗。实际上,一件小事被发酵,与京城的权力斗争有关。王维作为初入仕途的年轻人,一个在京城中无关紧要的人,被这些斗争牵连,有些莫名其妙,有些怨情,“持法”“明君”又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颈联“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作跌宕之气,由眼前的离别展开对济州风情的想象:百姓安宁地生活在被河水滋润的土地上,靠近海的市镇白云浓厚。济州人文、景色俱佳,既是聊以自慰,也是安慰朋友。然而毕竟要与朋友分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尾联“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则又进一步表示自己负罪不轻,正当年少,却远愁年鬓之改,邈无归期,慨叹转深。结句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与朋友久别的伤感。

全诗充分反映了王维对此次获罪被贬的打击心有余悸,然而又并非完全心灰意冷的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是年王维进士及第,授太乐丞一职,然入仕仅数月就因“黄狮子案”获罪。古代演乐有严格的礼制规范,因为手下之人逾制舞黄狮子,被人抓住把柄,王维被贬谪到济州任司仓参军,管理仓库。《新唐书》称维“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集异记》记载:“及为太乐丞,为伶人舞黄狮子坐出官。黄狮子者,非一人不舞也。”《唐语林》亦记载道:“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这是唐王朝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所致。唐玄宗从武则天手中夺取皇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而采取的措施。据《资治通鉴》记载:“上(玄宗)禁约诸王,不使与群臣交结”。与岐王、薛王等王宫交往的一批官吏轻者贬、流,重者杖死。王维被贬即与此有关。王维入仕踌躇满志,但仅数月就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毫无政治经验和心理准备的王维对此颇感突然与迷茫。这首诗是王维赴济州前的留别之作。

名家点评

  •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易”字可怜(“微官”句下)。钟云:“持法”二字周旋感慨,立言甚妙!谭云:极忠厚,极不忠厚(“执政”句下)。钟云:细(“闾阎”句下)。钟云:交情在“各”字,若单愁自己则浅矣(末句下)。
  •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出调凄怆,寄情婉转,如此题必如此作,方得“可以怨”之旨。周珽极灵透,极蕴藉,妙在心手之间。徐充曰:起句并三四俱佳。
  • 清代黄生《唐诗矩》:尾联进步格。浅浅数语,关系时事,含蓄深至,怨而不怒,视拾遗之慷慨茛陈。固有间矣。
  •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意犹谚云“闲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也。语气和平,令人不觉,妙极。

猜你喜欢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宋代 •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清代 • 纳兰性德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半山春晚即事

宋代 •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舟中读书

清代 • 宋琬

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王维
简介描述: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