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山谷口响起稀疏的钟声,渔人和樵夫逐漸消失在视野中。
闲适安然地对着远山的夕阳,独自向白云处归栖。
柔弱的菱蔓随着水波随意摇摆,杨花随着风漫无目的地飞扬。
原野上春天草色青青,我惆怅地关上柴门。
这首小诗平淡闲适,意致简远,惆怅深致。惆怅何来?五、六两句虽然表面上是描写春景,实际上暗含讽意,菱蔓、杨花随着水波随意摇摆,比喻那些随着权势摇摆的小人。诗人见此,故而惆怅。“春草色”既是春景写实语,也是诗人自爱自尊之语,古诗中常用“芳草”比喻品格高洁的士大夫。屈原在其作品中,多次以芳草为饰,如《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后世诗人受屈原启发,喜欢以草木的芬芳高洁隐喻人品的高洁、高尚。虽然此诗带给读者平淡安详的感觉,但同时非常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对小人得志,贤士退隐的惆怅和无奈。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