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判官赴东江

唐代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白话译文

听说皇上的使臣,刚才跟着当地的官员走了。

封赏的圣旨传达给蛮夷,(赏赐)中原仕宦的服饰教化赤体纹身的人。

浓浓的树色分开扬子江,富春江充满浪潮声。

我知道你这次远去负有置办玉璧的使命,会把朝廷的恩泽带给边远南方的人。

词句注释

  1. 皇华使:皇帝的使臣。
  2. 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
  3. 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
  4. 文身:未开化的民族。
  5. 树色:树木的景色。
  6. 富春:古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
  7. 遥知:在远处知晓情况。
  8. 泣珠: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作品赏析

《送李判官赴东江》是一首五言律诗,为一篇送别诗。诗的前两联交代前因,也暗示此行的目的;颈联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含出使的艰辛与荣耀;尾联是对成果的想象。这首诗表现出青年诗人希望朋友有所作为,为蛮夷之地造福的思想,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

猜你喜欢

黄生借书说

清代 • 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贝宫夫人

唐代 • 李贺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

书项王庙壁

明代 • 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清代 • 纳兰性德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王维
简介描述: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