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忆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白话译文

刚刚听到窗外的雨声,就已感觉到秋意已浓。是那蟋蟀和寒蝉的悲鸣声,让人在梦里产生无限哀怨的吗?

乱山一片横陈江上,你如今漂泊在哪里呢?是否知道有人在小窗红烛之下,因为思念你而备感凄凉?

词句注释

  1.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2. 蛩螀:此处指蟋蟀。蛩,蟋蟀。 螀,蝉。
  3. 游倦:犹倦游,谓仕宦不如意而飘泊潦倒。

作品赏析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才刚刚听到窗外有雨声,就已经感觉到浓浓的秋意了。身上的寒意大多是心里的妻凉带来的,身边没有知己,自然感觉到凉意。夜雨之中。更能听到蟋蟀和寒蝉的悲鸣声,秋意渐浓,蟋蟀和寒蝉也知道自己生命无多,故而叫声凄厉。在夜色下,这更让人产生无限的哀怨。

“绕砌蛋蟹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上片在凄凄切切的情愫中结束,纳兰将思念友人之心情描述得如悲如切,这首词是思念友人,却又好像是纳兰自悲自切的呢喃自语。

“ 乱山千迭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眼前乱石堆砌,远山横陈江上,江水滔滔,滚滚东逝去。不知道友人而今漂游到了何方。杳无音信。只能靠着思念回忆过去美好的日子。纳兰与好友之间没有联系,让他内心充满不安。

“知香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这是纳兰在反问友人的话,是否知道有人在思念你呢?是否会因为被思念而感到凄凉呢?友人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纳兰千里外的思念的,但纳兰在此的疑问,可以看出纳兰的纯真心性,这个才华横溢的清初才子,其实只是一个渴望友谊与关爱的男子。

词的初衷是思念友人,但当写到最后,却变成了纳兰自怨自艾的一首自哀词。全词词人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哀怨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或当写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秋雨过后,小窗红烛,听蟋蟀声起,凉意渐生,词人不禁想起了他乡的友人,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怀念友人。

名家点评

  • 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张秉戌《纳兰词笺注》:“这是一首秋夜念友之作,抒发了作者对顾梁汾深切的怀念和深挚的友情。全篇亦情亦景,交织浑融。上片从窗外写起,以实笔出之,由‘夜雨’和‘蛩螀’有声而‘人不语’的秋声秋意中,引来了对故人的怀念。过片虚写,谓由于江山阻隔而与梁汾不得想见,遂点到‘忆君’之题旨。最后又以‘小窗红烛’之眼前景收束,更加突出了‘此夜凄凉’的氛围和心境。”

猜你喜欢

危楼古镜影犹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水弱小舟闲。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宋代 • 施酒监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甘露寺多景楼

宋代 •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禅堂

唐代 • 柳宗元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念奴娇·天丁震怒

金朝 • 完颜亮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纳兰性德
简介描述: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帝赏识,为其之后发展奠定基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不久便长辞于世,时年不过而立。

纳兰性德与陈维崧、朱彝尊合称“清词三大家”。“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纳兰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尤以逼真传神的写景著称,风格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他被近代学者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