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花丛冷眼,感叹来找你找晚了。若是知道前世约定的人会出现。
今生又仍来一场繁华的等待,两人如此默契却无缘在一起,我就像韩凭一样,化作相思树想念着你。
这首《减字木兰花》的意思明朗,就是对表妹入选宫女而不满,并且, 暗暗希望表妹矢志不移,宁可玉碎也不去理会所谓的皇恩浩荡。
上片以极为悲恸之语,诉说自己的苦痛心情。词人为什么会经过花丛而不屑一顾,冷眼相向。因为词人曾经和自己所深爱之人擦肩而过,不能成为眷属,以致对所有的女子失去了兴趣。两句“知道今生”叠用,将词人内心的绝望悔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以心心相印之情,寄希望于所恋之人,盼望能和她死后相守。结句以韩凭自喻,既抒写了词人对爱情死生不渝的忠贞之情,同时隐晦曲折地表达了对阻止他们相爱的外部力量的强烈愤慨。
全词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悲愤莫名的气氛。纳兰在这首词中多寄托怅惋相思的怨愁和生死相许的深情,此外并未更多对世道以及缘分浅薄的怀恨怒意,这刚好迎合了纳兰“怨而不怒”的诗学主张。
据说纳兰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雪梅。雪梅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这位表妹冰清玉洁,才智过人。纳兰性德和表妹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私订终身,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这首词大概是容若为宫中的恋人而作。
也有说这首词作于妻子卢氏去世后,是词人为了表达自己对爱妻永逝的绵绵恨意而写的一首词。
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张秉戌《纳兰词笺注》:“上片言苦恨相逢太晚。下片说与她难成佳配,于是帐恨绵绵。此篇虽是写爱情的失意,但不像作者其他爱情之作那样伤感。这在纳兰词中也是少见的。”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