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
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浅梦,凄凉毕竟因谁。
塞外的鸿雁已经飞走,家书什么时候才能寄出呢?记得分别时,你在灯前强忍着眼泪,却问我明天是否出发。
分别之后,月亮已经几度圆缺,如今已是落叶成堆的深秋时节。在深秋的寒意里,我们做着同样的梦,相思怨别,到底这份凄凉因谁而起?
上片落笔于爱妻,写妻子离别后对自己的刻骨相思。“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望着塞上的鸿雁向南飞去,容若不禁长思妻子的书信何时才能寄到。“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由盼望家书到来,转为追忆与她分别时的情景。此二句,化用唐韦庄《女冠子》词:“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融合无间,犹如灭去针线痕迹,有妙手偶得之感,呈现出一幅既温馨又感伤的画面:妻子忍着眼泪为丈夫打点行装,依依话别,却总是小心翼翼地询问明天是否就要离开。她多么希望能从丈夫嘴里得到不走的消息,哪怕只是推迟一天,再多一天团聚的日子。这种情深一往的夫妻感情,从只言片语中便浓重地渲染了出来,让读者感动不已。
下片转回现实,描绘此时的愁思与寂寞。“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几度如珪”,是说分离时间的长久。“落叶成堆”,点出秋色已深,渲染了离情的凄苦。算算又过了好些日子了,月亮圆了又缺,随风飘落的叶子叠了一层又一层。我每天都在寒冷中醒来,连一个完整的梦都不曾有了,这些还不是因为没有妻子在身边陪伴,嘘寒问暖。末二句 “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以残梦凄凉绾结。突出了孤独难耐,相思怨别的深情。残梦凄凉,容若的深情向来不容置疑,想必他的妻子,也一样的思念堆积。
读罢全词,婉转哀怨,伤感无限。若影若现的字眼,更是透露出词人千般的情事,显得韵味十足。
纳兰性德自康熙十五年(1676年)受命为三等侍卫以来,多次奉驾宸游塞外,遂常与爱妻分离。这首词就是他于塞上相思的怨离之作。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件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