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塞鸿去矣

清代纳兰性德

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

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浅梦,凄凉毕竟因谁。

白话译文

塞外的鸿雁已经飞走,家书什么时候才能寄出呢?记得分别时,你在灯前强忍着眼泪,却问我明天是否出发。

分别之后,月亮已经几度圆缺,如今已是落叶成堆的深秋时节。在深秋的寒意里,我们做着同样的梦,相思怨别,到底这份凄凉因谁而起?

词句注释

  1.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2. 塞鸿:即塞雁,边塞之雁。秋季南飞,春季北返。古诗文中常以之比喻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
  3. 锦字:书信。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共840字,可宛转循环读之,词甚凄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后称书信为锦字或锦书。
  4. 佯(yáng)忍:强忍。
  5. 珪(guī):同“圭”,长条形的玉器,这里是比喻月圆而缺。《说文》: “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南朝江淹《别赋》: “秋月如珪。”李善注: “圆如日月。”

作品赏析

上片落笔于爱妻,写妻子离别后对自己的刻骨相思。“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望着塞上的鸿雁向南飞去,容若不禁长思妻子的书信何时才能寄到。“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由盼望家书到来,转为追忆与她分别时的情景。此二句,化用唐韦庄《女冠子》词:“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融合无间,犹如灭去针线痕迹,有妙手偶得之感,呈现出一幅既温馨又感伤的画面:妻子忍着眼泪为丈夫打点行装,依依话别,却总是小心翼翼地询问明天是否就要离开。她多么希望能从丈夫嘴里得到不走的消息,哪怕只是推迟一天,再多一天团聚的日子。这种情深一往的夫妻感情,从只言片语中便浓重地渲染了出来,让读者感动不已。

下片转回现实,描绘此时的愁思与寂寞。“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几度如珪”,是说分离时间的长久。“落叶成堆”,点出秋色已深,渲染了离情的凄苦。算算又过了好些日子了,月亮圆了又缺,随风飘落的叶子叠了一层又一层。我每天都在寒冷中醒来,连一个完整的梦都不曾有了,这些还不是因为没有妻子在身边陪伴,嘘寒问暖。末二句 “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以残梦凄凉绾结。突出了孤独难耐,相思怨别的深情。残梦凄凉,容若的深情向来不容置疑,想必他的妻子,也一样的思念堆积。

读罢全词,婉转哀怨,伤感无限。若影若现的字眼,更是透露出词人千般的情事,显得韵味十足。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自康熙十五年(1676年)受命为三等侍卫以来,多次奉驾宸游塞外,遂常与爱妻分离。这首词就是他于塞上相思的怨离之作。

名家点评

  • 现代学者盛冬玲《纳兰性德词选》:“这是一阕塞外忆内词:盼家信不至,已有怅惘之意;忆别时情况,又增相思之情;当晓寒梦残时面对白月落叶,更是不胜凄凉之感。胸中挚情,笔底流露,语意宛转,层次分明。”

猜你喜欢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杨万里与诚斋

宋代 •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件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渔家傲·访华雪岩不遇

元代 • 许有壬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元代 •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宿千岁庵听泉

宋代 •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纳兰性德
简介描述: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帝赏识,为其之后发展奠定基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不久便长辞于世,时年不过而立。

纳兰性德与陈维崧、朱彝尊合称“清词三大家”。“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纳兰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尤以逼真传神的写景著称,风格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他被近代学者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