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

唐代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白话译文

远游多年,迷失方向,处处为家,还有几人能记得我呢?

飘摇动荡的风连着无边野色,江水中的泡沫拥抱着泡沫。

强扶着衰病之躯种药,借着吟诗来排解嗟叹。

恍惚中听到胡骑(安史叛军)逃走的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打听起京城的情况。

词句注释

  1. 贱子:诗人的自称。
  2. 叹嗟:嗟叹。

作品赏析

《远游》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约作于广德元年(763年)前后,时值安史之乱后期,杜甫漂泊西南的晚年阶段。诗歌以战乱流徙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困顿中自我疏解的生存状态与家国忧思交织的情感内核。

全诗八句以"迷芳著处家"开篇,通过竹风、江沫等萧瑟意象勾勒漂泊图景,继而以种药疗疾、吟诗遣怀的日常记录,呈现个体在动荡中的坚韧生存。尾联"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呼应史朝义兵败的史实,将个人际遇与时代战局联结。诗中语言凝练沉郁,现实观察与情感抒写交融,典型体现了杜甫"诗史"的创作特征。

猜你喜欢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宋代 • 辛弃疾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奠枕楼头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柳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清平乐·千花百草

宋代 • 晏几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

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1]。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 •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清代 • 龚自珍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杜甫
简介描述: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