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秋雨的沙沙声中,伴随着石头上的水流哗哗作响。
翻腾的波浪随着力量飞溅,受了惊的白鹭开始飞起,然后又飞了下来。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字眼,但其中所描写的景象细腻生动,读来韵味深长。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诗人一开始营造了一幅闲适的画卷,在风雨交加的秋日里,那浅浅的溪水跳过石头轻快地流动。“飒飒”表现风雨之声,与之对应的叠字“浅浅”表现溪水的湍急,极具音乐美。这两句不仅塑造出了可感的画面,也让读者能体会到溪水流动的潺潺之声,画中见声。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那溪水流动的时候因为急流而相互碰撞,不小心吓到了水中专心觅食的白鹭,等白鹭发现无碍后又下去水里抓鱼。这两句虽然不像前两句使用拟声词去描写声音,但“自相溅”和“惊复下”还是能够让人感受到水声以及白鹭振翅的声音。诗人将视觉和听觉巧妙地融汇在一起,音响和美景融为一体,成就了一幅名副其实的有声画卷。
作者善于以动托静,明明是在写辋川的宁静秀美,但都是通过一些极具动感的画面。以秋雨、溪流之声塑造极具张力的听觉意境,又以急流、白鹭的动来营造视觉画面。而这一切,都展现了辋川之美的出众。
全诗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繁华无关的世界里淡淡地品味着人生,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心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王维的山水诗,在“绘画”之后,往往以意蕴深远的句子作结,从而使得全诗境界顿出。此诗即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说明这里才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此诗是王维的诗集《辋川集》的第十二首。王维中年以后,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即现在的陕西蓝田)买了一份产业,称为辋川别业。王维在此居住时,常与好友裴迪在附近山中游玩,二人都写了孟城坳、华子冈等二十景,各成五言诗二十首,由王维辑成《辋川集》,并撰写序言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莫、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歆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各赋绝句云尔”。
王维隐居在辋川的时候,既不用操心朝廷事务,也不用亲自耕种,每日里所做的事情,除了与朋友游山玩水,就是独自漫步,观察这附近的景物特点,也因此对周围的景物变化都非常熟悉。此时的诗人非常之闲适,这种理想境界正是刚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如此之情境。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䋎。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诌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竬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积薪而待燃?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桡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鹃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