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判官赴河西

唐代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白话译文

一辆车独自远出塞外,报效国家不敢企求功勋。

过去跟随张飞那样的将军,现在打算成为霍去病那样的人。

平坦的沙漠连着漫天的积雪,卷起的飞蓬飞入黄云之中。

我慷慨地倚着长剑,高声歌唱着送您远去。

词句注释

  1. 张判官:名不详。判官,唐节度使僚属有判官两人,掌分判兵、仓、骑、胄四曹之事。河西:即河西节度,景云元年(710年)始置,治所在凉州(今甘肃武威)。
  2. 单车:单车独行,不带随从。
  3. 敢:岂敢。邀勋:企求功勋,贪图功名。
  4. 见:同“现”。逐:追随。张征虏:指三国蜀国名将张飞。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此借指猛将。
  5. 思:追慕。霍冠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斩获十余万人,立下赫赫战功,被封冠军侯。事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6. 蓬:蓬草。其根短,秋枯时,风卷而飞。
  7. 倚长剑:拄长剑,或释为佩长剑。
  8. 高歌:高声歌唱。

作品鉴赏

此诗首联并未如一般送别诗那样写送别的场景和惜别的情绪,而是写张判官一心为国平定边疆,并不是为个人功利单车千里出塞,描绘了一个单车赴边,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颔联以“张征虏”“霍冠军”的典故作对,使得诗句非常工整。这两位将军除了功业卓著以外,还有着性格上的共同点:勇猛过人。诗人认为,张判官也是一位猛士,他追随张征虏,又思慕霍将军。可谓是豪情满怀,志存高远。颈联描写壮丽的塞外之景:浩瀚的沙漠望不到边,更远的边疆是被白雪覆盖的,气候寒冷恶劣的地方。蓬草被高高地吹到云彩中,但塞外的云彩并不是美丽的白云,天空中飘浮着大量沙尘。景色壮丽开阔,却也分外荒凉。在写赴河西旅途艰辛的同时,人物也便置于这雄浑壮远的画面之中。尾联并没有承接颈联的诗意,而是另起一笔,写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朋友要去条件艰苦的地方,但诗人并没有感到悲伤,反而慷慨高歌为他壮行。如此展开结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报国之心的理解与支持,又侧面写出了朋友不畏艰险的勇气。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或作于安史之乱前。王维的朋友张判官即将奔赴河西节度使治所,王维在送行友人出塞之际,创作的了这首诗。

猜你喜欢

静夜思

唐代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去婢

唐代 •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宋代 • 张孝祥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1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东城

元代 • 赵孟頫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宋代 •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王维
简介描述: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