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代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白话译文

平常在家不用出门,就能看到满眼的云和山。

太阳西沉的天际,飞鸟俯下;秋日原野之外,诗人安闲。

能够遥远地知晓远方林边的景色,却看不到台檐之下的物什。

嘉善的客人多喜欢趁着月光赏景,告诉你照应门户的童子不要关门。

词句注释

  1. 裴秀才迪:裴迪,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好友。
  2. 端居:平常居处。
  3. 乘月:趁着月光。
  4. 应门:照应门户。此处指守候和应接叩门的仆人。

作品赏析

此诗写观景台,但首联却不具体地去敷陈观景台用了什么砖什么瓦,而是写登台望处,云山缥缈。若是去雕画台阁,或许能迎合庸俗富人的心思;而对诗人而言,登台远望能得闲雅之趣,方见得台阁起得妙。

颔联描写远望之景。先写开阔的落日、秋原景色,而后聚焦到自由飞翔的鸟儿、安闲自得的诗人身上,写出一种意趣之妙。句法而言,此联本是“日边鸟下”“原外人闲”,但诗人巧妙地改变了语词的组合方式,使得诗句读来新鲜有趣。

颈联写出一种有趣味,有哲思的远望体验:登台远望之人,多沉醉于远处美景,而往往不在意脚下台檐。此句“远林”一词,承接前面所写远望之景,而“此檐”之笔,将笔锋过渡到近在身边的台上之人。

尾联是平常亲切的朋友之间的交谈,王维登台远望,心旷神怡,对朋友说:“晚上给我留着门。”此诗重点写夕阳暮色之景,而结尾提到客人想“乘月”,颇见客人意犹未尽之态。“应门莫上关”一句,客人跟主人提要求,直接随意,丝毫不客气,这大概是王维与裴迪间对话的一种平常姿态,正是这种平常的朋友话语,在不经意间向后人透露出两人感情的亲密无间。

此诗句法、篇法都非常精妙,而诗歌的神味,更在字句之外。

创作背景

此诗为裴迪家观景台而作。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王维营建辋川别业。建成之后,王维经常与好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隐居期间,王维写下了《登裴秀才迪小台》一诗。

名家点评

  •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晚景之妙,无如此语(“落日”句下)。谭云:是小台,移不动。钟云:不说登处,却说望处,笔端妙!妙(“不见”句下)!
  •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自然清韵,较襄阳褊佻之音固别。起句拙好。
  • 清·顾安、何文焕《唐律消夏录》:本是“日边鸟下”。“原外人闲”,看他句法倒转,便觉深妙。
  • 清·焦袁熹《此木轩五言律七言律读本》:五六用倩女离魂法。
  •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肖题之工,必造此境,方为极诣。
  • 清·屈复《唐诗成法》:五六是触目有会,幽静之极。结句从“落日”二字来。
  •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第二句自然。二四模写如画。又云:冲雅。
  • 清·谭宗《近体秋阳》:此联(按指“遥知”一联)从“端居”句来,騃而实,毫无用处,且以“遥知”、“不见”四虚字对起,开后来淫衍轻薄之风。乃孟浩然“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栅歌”,则更甚矣。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转从远林望小台,思路曲折。远林,己之家中也,故结言应门有待,莫便上关。
  •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意兴闲远,神味在字句之外,静玩愈永。
  • 近代·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亦用“遥”字,此更超远。

猜你喜欢

叹牛

唐代 • 刘禹锡

刘子行其野,有叟牵跛牛于蹊。偶问焉:“何形之瑰欤?何足之病欤?今觳觫然将安之欤?”叟揽縻而对云:“瑰其形,饭之至也;病其足,役之过也。请为君毕词焉。我僦车以自给,常驱是牛,引千钧,北登太行,南并商岭,掣以回之,叱以耸之。虽涉淖跻高,毂如蓬而辀不偾。及今废矣,顾其足虽伤而肤尚腯,以畜豢之则无用,以庖视之则有赢。伊禁焉莫敢尸也。甫闻邦君飨士,卜刚日矣。是往也,将要售于宰夫。”予尸之曰:“以叟言之则利,以牛言之则悲。若之何?予方窭,且无长物,愿解裘以赎,将置诸丰草之乡,可乎?”叟冁然咍曰:“我之沽是,屈指计其直,可以持醪而啮肥,饴子而衣妻,若是之逸也,奚事裘为?且昔之厚其生,非爱之也,利其力;今之致其死,非恶之也,利其财。子乌乎落吾事?”

刘子度是叟不可用辞屈,乃以杖叩牛角而叹曰:“所求尽矣,所利移矣。是以员能霸吴属镂赐,斯既帝秦五刑具。长平威震杜邮死,陔下敌擒锺室诛。皆用身残,功成祸归,可不悲哉!可不悲哉!呜呼!执不匮之用而应夫无方,使时宜之,莫吾害也。苟拘于形器,用极则忧,明矣。

次韵尹潜感怀

宋代 • 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闲居自述

宋代 • 陆游

自许山翁懒是真,纷纷外物岂关身。

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净扫明窗凭素几,闲穿密竹岸乌巾。

残年自有青天管,便是无锥也未贫。

夜坐吟

唐代 • 李白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

掩妾泪,听君歌。

歌有声,妾有情。

情声合,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唐代 • 薛昭蕴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王维
简介描述: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Top